王金玉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英語學習小組的組建首先要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其次科學選聘和培養小組長,再次著力搞好小組文化建設,最后特別注重照顧和偏愛潛能生。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形式的單一化,僅僅流于形式,不注重實質,課堂效率,將小組合作學習理解為小組討論等。
關鍵詞:小組;自主;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課本為中心的三中心局面。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提高了學生的進取意識,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下面我就初中階段如何進行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談一下我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英語學習小組的組建
(一)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在分組時,我們要充分考慮英語學科的特點,考慮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及性格、性別、心理素質等因素。讓不同性格特點、不同英語水平、不同性別、不同心理素質的學生進行組合。盡量做到每個小組的綜合水平、特點接近。合作學習小組人數因班級人數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每組4—6人,每班6—8組為宜。座位由傳統的插秧式改為方陣式、便于一幫一或多幫一。
(二)科學選聘和培養小組長。
培養英語學習小組組長時,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第一,讓小組長明確責任和作用。明確其自身的督促檢查作用、組織指導作用、匯集匯報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第二,定期不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根據需求召開會議,了解他們一周或一月或幾天在英語學習上或其他方面的困難并及時予以解決。讓小組長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溫暖。第三,給小組長“加自助餐”。小組長為同學們服務,很辛苦。學有余力,必須有所回報。第四,適時地肯定、表揚、激勵小組長。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
(三)著力搞好小組文化建設。
英語學習小組要有英語文化特色。第一,為小組起一個響亮的英文名字。如Pink Monkey The eagle等等。第二,用一句英語諺語做座右銘,確定一個共同的價值追求。如:Nothing is impossible.第三,設計一個組徽,將價值追求用簡潔明快的符號語言表現出來,在組內活動時使用。第四,全組同學共同商議,選一首英文歌做組歌,在特定時間唱組歌,從精神層面反復強化小組團隊的共同價值追求。然后,把組名、組徽、組歌、座右銘等做成醒目、優美的標語、展牌或圖片,張貼、懸掛于班內。
(四)特別注重照顧和偏愛潛能生。
在日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分組學習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個別優等生唱“主角”當“演員”。控制了整個討論和展示過程。成了“學霸”,而其他同學只能唱“配角”,當“觀眾”。這樣的小組學習,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其結果是兩極分化比常規教學更嚴重。要想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就要特別注重照顧和偏愛潛能生。要有意識地給潛能生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注意問題
(一)小組合作方式的單一化。
很多教師小組合作只注重課上合作,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內,還要拓展到課外。課外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有:①作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互相督促并且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②單詞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組內成員每天互相聽寫單詞,并且互相批改訂正;③課外閱讀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是每周小組成員共同合作閱讀文章,共同探討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以優帶差④課外寫作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對于老師布置的寫作題目可以互相交流觀點,集思廣益,然后自己獨立寫作完成,再互相批改。
(二)“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不注重實質、課堂效率。
合作學習成為當前一種時尚的教學組織形式,但同時也處在諸多問題。主要問題是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的較多。討論時間給得不夠,剛剛分好組,沒說幾句,還沒來得及形成比較完整的答案,就被老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合作學習顯得匆忙而零亂。而且,教師簡單地把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納入到預定的答案中去,讓學生剛剛有的那份“激情”消逝了。這是本人在剛開始實踐這一教學形式時存在的困惑之一。
(三)將小組合作學習理解為小組討論。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教學場面:當教學進行到某個環節時(通常是教師的提問無人應答,教學進行不下去),教師便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這時,學生各說各的,有的利用這個機會講閑話。同學們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于做必要的謙讓。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次聽取匯報,匯報完畢,課堂教學活動便宣告結束。教師的作用難以體現,小組合作學習處于一種缺乏控制的自由狀態。
總之,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小組活動過程的各個方面給予認真的思考和關注,從而給予適當指導;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創設合適的合作情境進行合作學習。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提高課堂效率,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