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偉
摘 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有效學習活動不能只依賴記憶、模仿,而是需要學會合作、交流,這才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見,當前初中數學不可只依賴傳統機械教學,只有加入合作學習的元素才可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因材施教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同個任務中開展相互幫助、分工明確的學習。合作學習可讓學生相互交流、幫助,以集體利益作為出發點,可實現掌握良好的知識,并且幫助別人一起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多,有問題式、表演式、討論式等等。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優勢
1.培養學生互助精神
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把每一個學生個體轉換成了相互學習、相互進步的團體。只有學生具備了團體意識才可更和諧地相互幫助與監督,最終提升他們數學學習的能力。當一個學生在面對一個難題無法解開時,很快就會放棄,但如果是處在一個團隊中,面對同一個難題時則會集思廣益,相互幫助。
2.有利于教師開展因材施教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常常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知識傳遞,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教師只想最大限度地灌輸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數學產生抵觸的情緒。但如果開展合作學習方式,讓課堂擁有更多的討論時間,教師也有了更多時間去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例如,當一個小組分到一個題目后,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而這些或許就是學習的盲點或學習知識的有關拓展。這時,教師就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鞏固。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構建科學合作小組
要想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就要構建科學的合作小組。一個小組一般由2人組成,2個人的學習情況要分配好,基本是由1名優秀生+1名學困生或1名普通生+1名學困生組成。要避免一個組組員只有普通生或優秀生的情況。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數學為例,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可以提出如下問題:以一個班作為單位,組織班里的學生去看電影(班里一共60名學生),A電影院價格為90元/人,超過50人可打7折;B電影院價格也是90元/人,但有5個同學可享受免費的優惠,其他的同學可打8折。那么全班同學參加,哪個電影院省錢?如果在人數不定的情況下,應該選擇哪家電影院?如果只有30人、50人參加,哪家電影院更劃算?讓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讓他們學會構建數據模型,并嘗試著用方程來解決問題。每個小組分析討論,在小組分配中,要采用優生+學困、普通+學困的構建方式,有主有次,展開幫扶交流,完成討論后由學困生發表意見,實現教學和諧,人人參與。
2.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升合作技能
合作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前學生的自主性都比較強,往往會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重視他人的想法,更無法好好分析他人的意見,并與自己的觀點相融合。這樣的合作教學是失敗的。因此,在未來初中教學中,如果想要真正開展合作學生,一定要重視學生合作意識、方法的培養,大力提升合作的技巧。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中,多數是屬于解答技巧一類的,因此可開展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賽。而很多學生就會為了自己所在的小組能取得勝利,主動去幫助學困生,提升自己小組的總體成績。同時還有一點要注意,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讓學生自己去討論,也要融入與學生的交流中,了解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并幫助他們積極解決。
3.針對合作學習所出現的問題調整課堂
數學課堂教學有時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情況,常常會有想不到的事情出現,合作學習的過程并非完全與教師所設計的一樣。如果遇到突發的問題,打斷了教學原設計,那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適當優化、調整,展現出教師對課堂的調控作用。實踐證明,一次成功的合作學習,往往不會按之前所設計好的方案進行,無法完全復制,需要靈活運用、適當調整。教師調控作用的有效發揮,可以提升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斷探究課堂的教學藝術,提升課堂調控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解有關圓的內容時,很多學生忘記帶圓規,這時教師就改變了原有教學設計,讓學生自己選擇畫圓的方式,可以用筆直接畫,也可以拿兩支筆做一支臨時的圓規,讓學生自己解決畫圓時所遇到的困難,學會計算圓的長度、面積。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方式是極有必要的。這不單是對傳統數學教學的一種創新、改革,更可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對學生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合作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連春,曹一鳴,胡琴竹.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干預的案例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3(6):68-71.
[2]曾期嫣.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1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