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成本控制,是所有經營企業、單位促進經濟效益的基礎措施,醫院也不例外,加強成本的管理控制,能使醫院的資源資金合理分配,實現經濟效益,這使得醫院的會計工作責任重大。特別是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醫院會計制度》等制度的提出和實施,使醫院對于成本的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本文簡要分析成本管理的意義和醫院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并提出加強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管理的建議,希望對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醫院會計制度 成本管理 方法措施
醫院成本的管理工作,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強醫院成本管理工作,對醫院的財務管理以至于經濟效益都有顯著效果。而醫改政策的實施,和醫院會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提出實施,使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作出了調整。為了使醫院的經濟發展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要正視醫院成本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作出改進創新,這樣才能促進醫院的整體發展。
一、醫院成本管理的意義
醫院的成本管理,是指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對醫院的各項資源進行成本預算、控制等措施,實現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最終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背景下,加強醫院的成本管理,是深化醫改措施的體現,也是醫院運營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通過醫院成本管理的加強,對醫院資源合理的分配規劃,能使醫院甚至社會的經濟發展。
二、醫院成本管理中的問題
(一)成本預算不夠科學
成本的預算工作是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雖然醫院工作開展時也有進行成本預算,但是預算的時候并沒有結合市場情況和醫院的內部運營綜合分析,大部分是根據工作經驗或者提交的申請進去預算預批,不具有科學性,容易造成資源資金分配不均,成本預算工作的性質也沒有得到體現。
(二)成本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大部分的醫院成本管理工作,都只是醫院財務系統的一項工作內容,對成本管理的重視不夠,沒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工作體系制度,致使醫院的經營沒有合理的成本規劃。并且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工作更加復雜,對醫院的財務系統工作造成壓力,致使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喪失。
(三)會計隊伍專業水平不夠
由于管理人員對成本管理工作不夠重視,致使醫院的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夠,遇到專業性強的工作時無法保證工作質量。而醫院平時的培訓和學習,多數是有關醫療技術的,對財務工作的專業技能和素質不予考慮。致使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停滯不前,對于成本管理的深層次問題不能發現改進,無法促進醫院的經濟效益,致使成本管理工作更不受重視等一系列問題。
三、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管理工作加強的措施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
為確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首先要加強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并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根據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市場發展的情況,結合醫院的自身情況,確保成本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使會計工作人員在制度的規范引導下,實現各項工作的成本預算、核算等管理工作,實現醫院資源資金的利益最大化,體現成本管理工作的實效意義,最終推動醫院經濟的發展。
(二)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要提高醫院成本計算和管理的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僅僅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水平。定期開展會計工作的學習培訓,促進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并且加強管理人員對成本管理的認識,促進他們對于成本管理工作意義的認識,才能促進管理工作的綜合有效進行。只有一線的會計工作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提升,成本的管理工作效益才能得到提升。
(三)加強成本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發展建設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醫院的一些管理工作當中也有體現。因此,加強會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能有效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益,減少誤差的存在。利用先進的信息設備,建立一個成本管理工作的應用系統,綜合時代和國家政策的特點,并結合醫院自身的經營狀況,根據以往成本管理的預算、控制等工作數據信息,促進會計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提高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意義。
四、結語
新醫院會計制度的提出和實施,為醫院的財務和成本管理工作都提升了難度,正視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難度和問題,結合新醫院會計制度的指導,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進,能促使成本計算和管理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不斷完善成本管理制度,為醫院的經濟效益做出了貢獻。因此,加強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并不斷創新,發揮成本管理工作的實效力,使醫院各個部門綜合發展,提升醫院的市場競爭力,最終促進醫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明潔.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J].財經界,2013(9):184.
[2] 田明祥,陶愛林.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J].衛生經濟研究,2013(12):53-55.
[3] 韋健,王曉飛,蔡曉鋒等.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