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瑩潔
摘 要:新課標是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完善的基礎,依據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實施情況,結合近年來新課標提出的規定,分析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特點,提出優質的教學方案,起到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音樂;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的影響下,初中階段的各科教學形式和內容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以往的教學形式逐漸向信息化、情景化轉變,其中就包括初中時期的音樂教學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了解藝術的價值和吸引力,明確音樂中具備的魅力,要結合實際音樂學習,讓學生逐漸成為具備崇高情懷的綜合型人才。由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實施優質的教學方案才是教學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教學方向和角度出現了變化
新課標提出,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合生活案例,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由此,教師在教學形式和內容上一定要突破以往的教學觀念,從多方面拓展音樂教學內容。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形式等。教師在教學中有效引用,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起理解音樂,對音樂產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現更多的音樂形式和內容,讓學生評論相應的音樂情感和表達的含義,與展現的畫面是否匹配,存在哪些問題,該怎樣修改等,促使學生可以集中學習的注意力,以此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案的創新
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拓展教學知識,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同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最重要的是要明確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向,從而選擇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知識,另外,還要有效結合課堂教學知識和生活知識,讓學生在課外也可以獲取更多的音樂知識,拓展自身的知識面。例如,在學習《中學時代》這首歌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黃金時代、人生的轉折點等來啟發學生珍惜學習光陰,樹立長大為社會服務的遠大理想。這首歌詞是非常好的詩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頌了美好的中學生活,主題鮮明,立意深刻。如“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戴著團徽走向未來”,這些點睛之筆讀來令人感動。另一方面,依據跨學科的形式,豐富音樂教學工作。音樂知識不但在音樂課堂中可以引用,在歷史、語文等課堂教學中也會引用相應的音樂知識,教師要想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一定要以跨學科的形式將教學科目和音樂有效結合到一起。例如,舞蹈教學和音樂的結合對于學生理解舞蹈動作和音樂情感有一定的幫助;將美術和音樂有效結合到一起,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美術知識,在音樂的渲染下更好地創作;將語文與音樂知識結合到一起,有助于教師為學生創造豐富文化內涵的教學課堂,促使學生在其中獲取更多的學習知識,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出現變化
1.注重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以往的教學形式更為關注音樂知識的學習,沒有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導致一些學生缺少表現能力。新課標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演唱、演奏以及藝術展現等方面的能力,掌控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方向,發現學生的表演潛能,促使學生可以依據音樂的形式展現自己的情感,并且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受到音樂的感染,不斷提升自身的情感和能力。
2.培育學生的創造和分析精神
音樂是一個自由性較強的科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般都是依據想象才能獲取變化的音符,并且在腦海中展現出一幅美麗的畫面,因此音樂也具備較強的創造性。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莫扎特以及舒伯特等,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具有創造和分析精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一部分音樂,并且讓學生對后部分的音樂進行想象和分析,之后明確其中的含義和玄機。最后再播放所有的音樂,讓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創作的觀點和態度。
3.培育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音樂具備較強的人文內涵,一些音樂對于團體合作有一定的規定。由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人文內涵和團體合作。例如,在練習大合唱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自己需要演唱的音符和位置,掌控好自己的聲音強度,了解自己的進退。在音樂合唱的過程中,團隊中若是有一個人出現問題,一定會影響整體團隊合唱的質量,學生只有掌控好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演繹最優美的合唱的結果。
總而言之,以往的音樂教學形式只是單一地向學生傳遞音樂知識和形式,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拓展,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效結合課堂上的知識和生活中的應用,從多樣化的方向分析音樂教學,從而設定多種教學方案,讓學生認識到團體合作和音樂教學的作用,促使新課標教學理念深入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并為社會培育出更多藝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呂淑艷.新課標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分析:以人音版為例[J].才智,2013(5).
[2]王強.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有效教學的探討[J].學周刊,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