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冬
【摘要】現在網絡、信息技術已是這個時代的特征與樣貌,同樣在教育領域業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與主要教學形式。《勞動與技術》學科應其課程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更好地發揮、激發學生學習情趣的功能,突出教學的直觀性、變化性和操作性,使學生大開眼界,積極喜悅,高度注意地從事學習活動。多媒體技術的設計運用,可以設計出能夠刺激學生的多樣化的外部情境,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也可以開闊眼界、拓展知識面,有利于提升勞技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激發;突破;開闊;提升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信息與網絡化對我們社會已經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同時沖擊著各行各業,人們的行動、思維方式乃至交流方式都隨著這一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而發生深刻的變化。勞動技術課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維等綜合能力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的學科,是一種容知識性、趣味性、思想品德教育于一體的教學,是將各種學科間與之相關的知識融入一節課之中,它具有內容豐富、知識性廣、技術性強的特點。在小學《勞動與技術》課上,使用多媒體軟件輔助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幫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優化《勞動與技術》的課堂教學有很大作用。
一、借助多媒體調動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向往,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追求的。然而興趣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滿足學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正是通過圖像、動畫、影像、聲樂等媒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多動,愛追逐新奇事物的特點和學生成長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設《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有些知識是無法直接獲取的特點,因而利用多媒體的激情功能,來突出教學的直觀性、變化性和操作性,使學生大開眼界,積極喜悅,高度注意地進行學習活動。多媒體具有傳統直觀手段無法比擬的特點,它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有文字、圖像,也有動畫圖示,并且伴有音樂和解說。
如在教學三年級《寄居蟹》這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導入部分設計了一個觀看海底世界視頻的教學環節。學生在觀看海底各種生物魚類時,興致非常高,也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迫切想知道今天的學習內容。再結合事先通過前期的搜集、了解、感知等鋪墊,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電腦把各類寄居蟹圖片和他們的名稱連起來,如果連正確了,電腦就立刻發出“你真棒!”或者“你真聰明!”的話語,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知識,肯定了前期的研究工作,寓教于樂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新課改”。
又如四年級《編花籃》一課,我利用網絡和學生們一起觀看了花店、水果店里五顏六色的做工別致的花籃,學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還烘托了學生想要學的氣氛,使學生立刻產生了喜愛和急于動手制作的欲望。
二、借助多媒體,突破難點
在課堂上向學生做演示輔助教學,或者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收看,由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去領會知識,掌握技能,這一教學模式使抽象、復雜、靜態的知識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動態,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和技能的掌握。將信息技術加以加工,還可以設計出能夠刺激學生的多樣化的外部情境,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五年級《筆筒》一課時,在講解如何制作木質筆筒之前,我視頻演示,以直觀的錄像展示操作步驟,重點環節特寫鏡頭,突破制作難點。這樣一來,學生們立刻可以通過錄像觀察獲得制作的技能知識,學生們再通過小組討論、自我理解、實際操作后,對于所獲取的知識、技能進行分析處理,使學生在理解、接受和鞏固知識技能后能順利地完成作品。
三、借助多媒體提供更廣、更新知識點,開闊視野
傳統教學,老師更多依賴于課本講課,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教師能給學生呈現的知識信息的方式局限,信息量有限。通過網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教師的篩選整合,課堂能帶給學生豐富的知識盛宴,能讓學生獲取更多、更新、更廣的知識點,開拓學生的視野。勞技學科涉及的技術與工藝領域是較為廣闊的,教師正好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文字信息與圖片資料,提供課堂資源,為學生認識掌握勞動技術這門學科知識,了解這個領域的技藝提供方便。
例如三年級的《紙花》拓展教學,通過學習一種紙花制作的感悟,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紙花制作的多種制作方法當中,再拓展到生活繽紛多姿的工藝紙花,知識以豐富的容量,精彩新奇的面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們意猶未盡,欲罷不能。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更讓他們從此愛上了這門學科。
四、借助多媒體,提升教學
勞動與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運用信息技術與勞技教學的整合有利于突出學習主體,學生可以將所獲得的知識和現有經驗運用于實踐中,培養應用能力和動手技能,同時通過自己的實踐,鞏固和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整個學習過程都是由學生獨立操作、思考、歸納,強化了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信息技術與勞技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實施個別化教學,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因材施教,還培養了特長生。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自主學習比傳統課堂講授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勞動與技術》課的多數內容能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際操作,但有些課只憑教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而信息技術的融合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交往方式。老師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導者身份出現在教學中,而不再是說教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幫助下,應用多媒體學習和研究各種知識和技能時,學習的興趣、能力和效率越來越高,突出體現了勞技課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總之,網絡多媒體技術與勞技整合,給學生帶來了勃勃生機,它通過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靜為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進行,讓勞技學習充滿樂趣。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潛力,讓信息技術在勞技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閆銀霞.多媒體情境影響下的勞技教學[J].信息技術,2009(7).
[2]陳玉良.多媒體在初中勞技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3(01).
[3]孫先明.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6(9).
[4]李穎慧.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4).
[5]沈躍談.多媒體教學[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