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萍
[內容摘要]將彈性作業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就是注重多元化的作業的安排,提升作業題型的豐富性,增加作業的靈活度,滿足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在彈性作業設置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主動性、開放性以及趣味性等原則。
[關鍵詞]初中物理 彈性作業 設置實踐
彈性作業主要是指針對學生設置的一種作業模式,主要是為了解決全體學生和個體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矛盾,將因材施教的理念應用進來,這樣就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通過彈性作業,能夠讓學生在鞏固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將其探究能力開發出來,讓一些學習優異的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展,而一些后進生也會在彈性作業中找回學習物理的信心。
一、注重彈性作業的主動性
彈性作業的根本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因此在設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以學生的主動性為根本要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作業,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來進行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理論性的物理作業,而一些學生喜歡實踐性比較強的物理作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來進行安排,這樣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到自己選擇的作業中,消除對物理作業的恐懼,促進物理能力不斷提升。
比如在學習蘇科版初中物理“機械運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在設置作業的時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一些機械運動,比如停在水中的小船、飄落的樹葉、趴在地上的小狗以及飛行的小鳥等,讓學生對這些運動類型進行判斷;另一種作業是讓學生對寬帶上網、氫彈爆炸、下冰雹以及夏天使用空調制冷更涼快這四種物體現象分別代表怎樣的運動?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第一種作業難度較低,學生可以根據機械運動的定義進行分析;第二種作業還需要學生對電磁運動、分子運動以及原子內部運動進行分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二、注重彈性作業的開放性
初中物理中的內容與實踐的聯系比較緊密,因此教師就可以將實踐性的作業引入到物理教學中,提升作業的開放性。在開放性作業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想象力、創新意識以及求異思維都會得到提升。設置的作業最好是要求模糊,或者一題多解、有題無解的類型,這樣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思考,避免學生之間相互抄襲,教師對作業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就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比如在學習蘇科版初中物理“物體的運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用速度來描述物體的運動,也會利用公式來對物體的速度進行簡單的運算。教師在進行作業設置的時候,主要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為主,設置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然后讓學生來完成。第一種是讓學生對自己從家到學校之間的距離進行估測,并且根據自己來學校的方式,比如走路、坐公交、騎自行車等來計算自己來學校的平均速度;第二種是讓學生從家里找不同類型的玩具小車,然后對小車的平均速度進行測量,判斷哪一輛小車跑的最快;第三種是讓學生對下面這個案例中的平均速度進行計算:“某同學在路上走路,第一分鐘走了40m,第二分鐘走了30m,走完大壩190m一共用了4分鐘,那么請問走完后面12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三種作業的各有差異,但是第一種和第二種都是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就會增強對知識點的體會,作業完成過程也會變得有趣的多。但是對于第三種作業來說就相對于前兩種作業較復雜,需要學生對行走的過程進行細致的分析,這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一些喜歡邏輯思考的學生就可以選擇第三種作業。
三、注重彈性作業的趣味性
學生對作業產生興趣的時候,就會將作業的完成當做是一種內在的需求,大腦皮層的活動就會更加激烈,學生就會主動思考、自覺學習。因此教師就需要增加物理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看到物理作業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一種身心的愉快。教師可以設置多種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選擇作業的內容,這樣就將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差異性體現了出來。同時,教師在對彈性作業的“質”進行完善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量”進行優化,這樣就能夠為學生減輕作業的負擔,更高效完成已有的作業。
比如在學習蘇科版初中物理“令人厭煩的聲音”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在設置作業的時候,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外拓展作業,主要分為兩種種,其一是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的噪音污染源進行調查,并且分析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對這些噪音進行降低,然后寫一份小報告;其二是讓學生的不同材料的降噪能力進行探究,在工廠中,機器的震動會產生噪音,因此在許多設備的底下都會有減震的底座。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基于此來判斷不同材料的降噪功能,將玻璃杯依次放在海綿、棉花、書、木板以及橡皮泥上,然后用相同的力度來敲擊玻璃壁,然后比較反發出的聲音大小,聲音越小的話,那么材料的降噪功能也就越好。第一種是社會調查的作業,一些喜歡調查的學生就可以選擇該作業。第二種作業是家庭小實驗,一些喜歡探究做實驗的學生就可以選擇該題目,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完成中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