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權
摘 要:圖書館文化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大力加快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必須把圖書館文化作為優先發展的重點。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必須注重培育具有現代素質的館員、建筑具有個性的圖書館形象文化,充分挖掘圖書館文化資源,把圖書館建設成為信息化平臺。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文化建設;圖書館員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科技、教育、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有可能率先與國際接軌,接受知識經濟的輻射,作為中國大陸上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在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加快圖書館文化建設,對于促進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內涵
1.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圖書館員。這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關鍵。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主體,也是圖書館文化的載體。圖書館員的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圖書館的形象。沒有現代素質的館員,圖書館文化由誰來鞏固和發展?一個道德、精神不完善的圖書館員是無法做好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圖書館員不僅要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高尚的職業道德、積極健康的個性、廣博的文化修養,而且應該具有嫻熟的專業技能,這個圖書館才能現代化。
2.建筑具有個性的圖書館形象文化。圖書館形象文化主要指圖書館的外觀形象。它包括圖書館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時尚的外觀。如今,圖書館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標志之一,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越是重視圖書館建設,圖書館文化具有濃濃的城市味,試想,如果說一個現代化城市沒有一個圖書館,雖不能武斷地說這個城市沒有文化,但起碼給人的感覺是這個城市缺乏文化味。上海圖書館新館面積達8萬平方米,居中國第二,世界第十,首都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溫州圖書館等等新館建筑面積都在3萬平方米以上。這些館都具有新穎、美觀的外形,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先進的內部設施,成為當地的標志性建筑和文化中心。在形象文化中,標志性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一兩個標志性的文化設施就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個著名的海上歌劇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3.充分挖掘圖書館的文化信息資源。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是圖書館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也是圖書館文化的一種最獨特的文化優勢,而透著濃濃的文化味的書刊無疑是最基本的載體,因而也是文化的載體。隨著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圖書館面貌發生急遽的變化,它的社會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標志著圖書館發展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圖書館事業擁有空前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最廣泛的讀者群體。
二、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措施
1.應現代化要求的圖書館建筑。以新的功能要求和管理思想考慮新建或擴建館舍,適應開放式、綜合性。多功能及使用計算機和新型文獻載體的要求,為讀者充分利用文獻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并在造型上體現時代性、文化建筑風格和地方特點。
2.教育,提高圖書館員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圖書館員的素質,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1)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圖書館是教育的延伸,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對服務內容、方法不斷注入新的成分,現代化服務方式不斷發展,更新著傳統的服務手段,所有這些,都要求每一位館員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服務觀念、工作能力。(2)是要面向現代、面向未來的圖書館教育。教育的規模、布局、結構、層次和內容、方法都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培養大批能把中國圖書館事業推向現代化的各級種類人才,部分高級人才具有國際交流的能力。
3.不斷擴大對外交流與國際圖書館廣泛進行有效的合作。圖書館文化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中國圖書館界全面參加國際交流的時代已經到來,更多地參加與國際圖聯(IFLA)等國際組織的活動,以多種形式與各國圖書館界擴大多邊、雙邊交流,進行平等交流和合作,既學習借鑒各國圖書館之長,豐富我國的圖書館文化,也向外介紹中國優秀的傳統圖書館文化和新圖書館文化,又爭取得到世界上廣泛的支持與援助,既豐富了整個國家對外文化的內容,又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擴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提高我國的地位,這就能增進和平與發展,豐富世界圖書館文化。
4.把圖書館建設成為信息化平臺。從加快信息化進程的主要方面來看,信息資源開發和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因素是人才。為了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新型人才,圖書館要注重建設一支掌握現代化技術的管理隊伍。它的具體職責是科學地、有效地、靈活地、及時地連接、加工和利用必要的信息資源、工具、服務項目和相關系統,以充分滿足用戶和讀者的信息需求。圖書館員必須跨越原先相對狹小的天地而進入浩瀚無垠的信息海洋,成為名副其實的思想、知識、信息交流的使者,這就意味著圖書館工作在進一步拓展時空的同時,也提高了信息資源共享的普及程度。圖書館文化資源不再僅僅著眼于讀者,它越過讀者群的界限,面向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為全體社會成員服務。
5.國家、社會對圖書館事業更大的支持。圖書館文化的建設,圖書館文化的發展,是國家、社會、圖書界和讀者合力推動的結果。圖書館文化的發展應是社會各方和圖書館界共同關心和努力的一件事。各級黨委、政府對圖書館文化事業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要把圖書館文化建設列入黨和政府的議事日程,列入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計劃,并給予實際的關心。
6.高效優質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形象。面向現代化圖書館,效益社會、開放服務、科學管理成為圖書館界的主流。圖書館的管理思想正從物本主義向人本主義演變,即工作重心從書本主義向人本主義轉變,管理重心從書刊、設備、館舍的管理轉向對讀者,對館員的管理,因此,圖書館應實行自覺轉變,盡快適應外部形式的內部發展需求的變化,堅持以人為本,轉變思想觀念,調整工作重心,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推動圖書館文化事業的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文化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這是客觀規律的要求,也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社會主義文化,包括圖書館文化在內,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明華著.信息交流與現代圖書館系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 金明生著.圖書館使命與文化視野.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