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單一陳舊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精心設計生動、形象、趣味化的體育運動情境,可激發學生的籃球興趣與熱情,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活躍籃球課堂學習氛圍。可組織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積極情境中掌握籃球技能,提高認知從而實現籃球教學課堂的豐富多彩。文章通過分析大學籃球教學現狀,提出在大學籃球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以及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籃球教學;情境教學法;籃球技能
一、引言
在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中,籃球課程由于具有娛樂性、競技性、集體性等特征,深受大學生的喜愛。籃球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然而,目前,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往往采用的是“填鴨式”與“機械式”的訓練方式,教師為學生示范籃球動作以及技術后,讓學生模仿訓練。其形式單調枯燥,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導致他們對訓練不感興趣,甚至出現逃課現象,這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此,改變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探索可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籃球學習中,并且樂于學習籃球技能,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是大學籃球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大學籃球教學現狀
1.籃球教學培養目標具有片面性
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大學籃球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對學生籃球知識以及技術動作的灌輸,而學生為了能夠通過考核,只能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重復機械訓練基本動作,這就導致學習籃球的目標僅僅只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的籃球技能,而完全忽視籃球本身所具有的娛樂性以及趣味性,這與素質教學改革發展要求相違背。
2.教學方式陳舊、單一
目前,在我國大學籃球教學中,大多仍然采用傳統的理論知識講解、籃球動作示范、學習自主練習的固定教學模式,教師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與素質教學改革中提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思想嚴重不符。雖然采用該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籃球動作要領以及基本技術,但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興趣愛好,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特征無法有效發揮,學習熱情與愿望無法得到有效滿足;而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不高。雖然教師重視籃球教學的規范化與正規化,但是忽視了籃球課程的娛樂性,會極大程度扼殺學生的運動細胞與創造力。因此,在教學改革的環境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運動特長、潛能以及興趣愛好充分融入籃球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籃球水平以及實際需求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都能提高籃球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
3.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大學籃球課堂考試基本都是針對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能進行考核,主要是了解學生的籃球動作掌握情況。采用這種考試方式,使得教師只能繼續采用傳統的規范化與正規化教學方式,會忽視學生籃球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也沒有顧及學生個體之間籃球學習的差異性,無法真正衡量學生學習籃球的效果。
三、在大學籃球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不斷涌現,由此產生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各不相同。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背景下備受教師青睞的教學方式之一,已經廣泛應用于文化類學科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與情境,學生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融入教師所設定的情境中去,參與親身體驗,教師由此培養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性與積極性,最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大學校園中,籃球是大學生比較喜愛的一類體育運動,為此,很多學生都選擇學習籃球課程。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為了能夠更好地上好每一堂籃球課,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教師將情境教學法引入籃球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籃球知識與經驗,將抽象的籃球理論知識變成學生所喜愛和熟悉的籃球教學情境,如帶領學生觀看一場NBA的籃球比賽,或是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籃球歷史的紀錄片,或是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激烈的籃球賽等,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舒適的籃球學習環境,這樣不僅能夠促使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籃球課堂的教學中,共同學習籃球知識與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主動性。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籃球游戲、籃球比賽等多種方式,可將原本枯燥與單調的教材內容講解與訓練變得更加生動,具有趣味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陶冶學生的籃球情操,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此外,根據不同的學生身心特點以及興趣、特長,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的籃球水平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可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運用策略
1.借助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籃球產生興趣,才會去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籃球水平才會有所提高。在籃球課堂上,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籃球的悠久歷史與文化,讓學生意識到籃球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籃球技能,而是對籃球體育文化的一種傳承與學習。學生只有了解學習籃球的意義所在,才會端正學習態度與思想,才會對籃球知識與技能學習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愉悅舒適的籃球學習氛圍,與學生通過共同體驗與學習,感受籃球的獨特魅力。
例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籃球文化與歷史發展的視頻,讓學生了解籃球運動項目是如何在世界上綻放光彩的;了解籃球運動的精彩與激烈,讓學生從內心真正去接受籃球文化,愿意主動學習籃球知識,真正愛上籃球這一項體育運動。
同時,對于有些技術動作要領,教師通過簡單的講解和示范動作,還是無法讓學生體會動作的奧妙之處時,可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效率。例如,在學習三步上籃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平時籃球比賽中比較精彩的三步上籃視頻進行剪輯與整合,最終形成一個十分鐘的三步上籃視頻集錦。學生觀看多媒體視頻后,教師再對三步上籃的動作進行分步講解,這樣通過創設情境,不僅能夠快速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三步上籃動作要領的理解與記憶,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來規范學生的動作,糾正學生在訓練中的錯誤,從而提高其籃球技能。
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
情境教學法,注重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體驗與互動,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成立籃球學習小組或是組隊進行籃球比賽,能夠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在提高個人技能的同時,可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有效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同時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可以交流自己的籃球學習心得,便于教師觀察學生的籃球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從而更好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籃球教學改革。
例如,在學習籃球投籃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開展游戲活動,給每個小組30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投籃練習,30分鐘后由每個小組成員輪流投籃。每一輪投籃,每個小組派出一人為代表,并統計出最后每小組的投籃總數,對于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每人一瓶礦泉水作為獎勵。而得分最低的小組,則給予適當的懲罰,如每人俯臥撐30個。通過創設籃球游戲的情境,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投籃練習。
通過小組合作,首先,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每個小組內肯定都有投籃高手和不擅長投籃的學生,此時,投籃高手就可以充當小組教師的角色,為其他學生傳授投籃技巧,以增強整個團隊的實力。要想贏得比賽,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只有團隊所有成員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才能共同進步。其次,在比賽過程中,先出場的壓力最小,為此,這需要考驗小組組長的作戰技巧和經驗。一般做法是,讓水平差一點的學生先投籃,因為他們的水平無法保證,這樣就可減少對整個小組成績的影響。而投籃高手放在后面,就可以盡量扳回前面所失的分數,從而掌控全局。最后,在比賽結束時,讓每個小組進行反思,總結在游戲中的得與失,只有進行深刻反思與總結,學生才能對籃球學習加深了解,從而不斷提高籃球技能與水平。
3.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
在大學籃球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將籃球理論知識與籃球實踐有機結合,可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例如,通過音樂形式,可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籃球比賽場上,體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與氣氛。例如,結合道具進行教學,在進行無人防守變向運球訓練時,很多女生就會出現因為無人防守而失去方向感的現象;而讓男生作為防守員并做消極防守時,女生更加會不知所措。此時,教師可以將幾個假人道具當作防守員,這樣女生在練習時就不會像面對男生時那樣緊張,從而能夠順利完成練習任務,這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籃球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籃球運動訓練中,從而提高籃球認知水平,感受到籃球的魅力,從而對籃球產生興趣,真正愛上籃球這項體育運動;也可讓學生在愉悅、舒適的情境中,逐漸提高籃球戰術與技能,從而實現大學籃球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 勇,辛 立.情境教學法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6):19-20.
[2]王柱石.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技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130-131.
[3]朱洪江.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課堂中的運用探研[J].求知導刊,2016(7):129.
[4]李 華,陳瑾榕.情境教學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52.
[5]王 戈.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6):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