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優良
摘 要:作為高中政治教學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文章從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出發,提出一些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人文精神的策略,以此來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人文精神;策略
1.升華教師的自我人文修養
在新課改的教育制度下,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其自身的人文修養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整個教學課堂的導向,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注重對自我人文修養的提升,這樣才會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有更大的幫助,使學生對人文精神有更深層次的學習和認知。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單從講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來說已然是不夠的,還要將人文精神貫穿整個課堂之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教育。但是,想要順利將學生人文精神培養起來則是一件任重且道遠的事情,需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需要對教師人文修養進行提升。高中政治教師要以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指導課堂上的主體方向。在新的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之下,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互相尊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質疑的精神,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伴隨著社會主義的日益發展,不僅對學生的個人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還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會有多種不同的看法,這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促進學生認知的結果,更是我國社會進步的體現。高中政治教師作為高中生課堂學習的領導者與指引者,教師的個人修養與人生觀念都會對高中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高中政治日常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一定要注重個人人文修養以及人生觀念的培養與提升,保證對高中生的個人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提升學生的認知感悟能力
人文精神自古以來就伴隨著我國的社會發展。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文精神也在不斷進步與升華,所以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長期且持續性的。對高中政治教師來說,如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感悟能力顯得至關重要。文化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不但要根據教學目標,還要結合高中生的個人素養以及他們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文化修養的培養與提升還要結合日常現實生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培養效率。另外,在對高中生進行文化修養培養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將一些理論化的教學內容利用高中生能夠接受的感性化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只有通過這些方法,才能賦予教學內容生命的活力,融入高中生的日常生活里。
3.樹立正確的人文精神方向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當今高中政治的教育教學全過程。作為高中政治教師來說,應當把握這個大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精神方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精神,堅定以共產主義為首的信念,讓學生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合理打造自身的人文素養,最終以一種絕對優勢的姿態步入社會這個大環境中。
從我國新課改之后,高中政治這門學科深受影響,無論是從整體的教學體系結構來說,還是從整體的教學觀念來講,都發生了空前的變化。所以,對高中政治教師來說,如何正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又將會是一次挑戰。
4.完善相關的考試機制
考核學生人文精神的素養,絕不能單單只從學生一兩次成績上來做出判斷,同時還要對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進行一次考核。要對傳統的政治考題做出一定的改變,除了時政要聞,還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開放性的試題,尊重不同學生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課改制度。另外,對高中政治教師來說,評價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也絕不能僅僅只從其學生的成績優劣而定,而更應注重教師的自我修養以及自我評價。
總之,高中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要根據地,而教師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引導角色,所以,高中政治教師應當不斷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和人文修養。相信只要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以及校方的大力支持,學生的人文精神必然能夠得到快速而且高效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孔 勇.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
[2]崔 晉. 高中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8).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