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摘要】翻轉課堂俗稱顛倒課堂,它指通過對課堂“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順序顛倒安排,呈現出“先學后教”的基本過程。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化了教學的結構。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體現新課標精神。
【關鍵詞】翻轉課堂 先學后教 主體地位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50-02
一、何謂翻轉課堂
教學分為“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個過程。傳統的教學中,知識是靠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的,吸收內化是學生在課后通過練習或實踐完成的。翻轉課堂則把知識的傳授和內化逆序安排,在家里,學生利用網絡根據教師提供的課件、視頻先完成自學,第二天到課堂上通過與同學相互交流或接受老師針對性的答疑輔導,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模式下,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平臺,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二、翻轉課堂體現新課標精神
《歷史與社會》最新課程標準:“《歷史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課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整合歷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把握生活時空、人地關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全球視野和環境意識,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課程強調歷史與現實、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倡體驗、探究、合作的參與過程,采取多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可見,翻轉模式剛好符合初中社會學科的課程性質和培養目標,在學習中能夠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強化學生主體作用,弱化教師主導作用。因此翻轉課堂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三、翻轉課堂對社會學科教學的實用性
1.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
如今有些教師對中考不要求的知識會略過不教。這樣就會讓學生缺少對知識的系統認識。加之社會學科涉及的知識內容多,教學時間緊,迫使有些老師為了趕進程,無法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詳細解讀,課堂活動更不必說了。這樣使學生對有些知識缺乏了解,課堂參與率自然很低。而這一弊端在翻轉課堂中卻完全不存在。
由于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接受知識的速度和程度會有所不同。在傳統的課堂上,很難照顧每一個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我們讓學生在家事先觀看老師提供的課件或視頻,對第二天上課的內容進行自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他們往往用很少時間即可完成自學任務,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相關的拓展知識,實現個性化學習。比如,在學習《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一課時,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教材只是介紹日軍的種種暴行,而對當時中國百姓麻木的接受迫害缺少團結抵抗的一面卻被忽視了。事實上,這點對現代的中國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一個反面教材:當年,在南京讓只有20萬的日本兵殺了我們30萬的同胞,難道不是由于當年人與人之間缺少同仇敵愾的精神的結果嗎?當下在中國出現了一股旅日購物熱潮,一部分愛國人士擔心如今我們送到日本的人民幣將來可能成為日本攻打我國的武器。比如日本參議院違背日本和平憲法精神,通過了系列安保法案。不得不引起我們國人的警惕。而那些熱忠于日本旅游購物的同胞們是否缺少了一份該有的社會責任感呢?這些問題值得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學生在查找歷史資料的同時可以加深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可以在課堂上跟同學一起分享討論,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民族危機意識,樹立“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的觀念。由于部分同學的“有備而來”,在課堂上可以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他們的觀點帶動下,引起同學們對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
在傳統課堂里,有些同學往往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在課堂中極少積極主動。因此,老師對他們的關注也比較少,時間一久,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下降,成為班里學困生。在傳統課堂上,老師因為要趕進度,只能照顧大部分同學,而沒有時間個別輔導他們,造成成績進一步下滑。而翻轉課堂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一方面,這些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信息無限,直到學會理解。另一方面,課堂上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更多關注、面批作業。這樣,教師能夠及時細致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此,學困生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習質量。
3.能增加課堂互動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已經轉化為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有時間與學生交流,參與學習小組,甚至指導個體學習。教師不再在講臺上表演,并有足夠的機會和時間與學生互動,面對面交流。教師也可以作個小型講座或演示,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共同疑惑。另外,對學習能力較強的部分同學來說,他們也有充足的時間相互交流,甚至組建自己的學習合作小組,他們互相幫助學習,不再把教師當作唯一的知識傳播者。因此,翻轉課堂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互動,幫助同學們形成了一種新的學習氛圍,同學們也把學習當作一項有意義的自我需求的活動。
4.能促進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傳統課堂中,講臺阻隔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高高在上,他們有充足時間與同學們在一起,容易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班里的柳某某,平時看到老師往往故意避開,課堂上也是“躲”在角落,鮮有發言。在我采用翻轉課堂后,發現她明顯活躍了,交流多了之后,發現原來她并不是“丑小鴨”。柳某某其實具有豐富的課外知識和優秀的組織能力,在翻轉課堂中逐漸變得自信積極,學習成績也穩步提高。
5.能改變課堂管理
傳統課堂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因為他們若不集中注意力,不僅會跟不上教學節奏和進度,還會拖累其他同學學習。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防他們違反課堂紀律。采用翻轉課堂后,教師發現很多課堂上的管理問題都不存在了。沒有人會注意搗亂課堂者的表演了,因為學習不再枯燥了,同學們都在忙于參與小組活動。那些不認真的同學也因為沒有觀眾,失去了表現的“市場”,只好參與到小組互動中來。
四、推廣翻轉課堂困難重重
從教學理論的基礎和課堂現狀上看,大面積推廣翻轉課堂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從現實條件來看,還有一些問題存在。
1.教師迎來了發展新的教學技能的挑戰。就拿課件制作來說,將是一道很高的門檻。比如錄制一節十分鐘的微課,從選材、設計與錄制到逐步完善至少要教師花費幾個小時。另外,其他一些學習資源跟傳統的教學資源也不完全一樣,不能直接提供給學生,需要教師對它們進行加工和整合,才能適用于學生。還有課堂組織能力也比傳統課堂要求高的多。
2.家庭因素:我們的學生接觸網絡往往受到限制,自學能力較差。翻轉課堂模式,學生要利用網絡獨自學習,不僅考驗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考驗家長的管理藝術。
總之,翻轉課堂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方法,以“學”定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去說,對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力都有較大的幫助。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但是在新課改的大潮下,依然值得我們去嘗試。
參考文獻:
[1]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3,(1) .
[2]徐雪莉.基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示范的探究[J].藝術科技, 2015,(5) .
[3]邵美蘭.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評述[期刊論文]《科學導報》,2015年 .
[4]高慎英、劉良華.新課程中學習方式的轉變——關于新課程的系列思考(之二) [期刊論文]《廣東教育(綜合版)》,2002年.
[5]《歷史與社會》新修訂課程標準.(https://wenku.baidu.com/view/b52e00dec281e53a5902ff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