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愛
【摘要】本文首先針對游戲化教學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同時指出了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向,給出了游戲化教學的具體教學方法,并提出了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僅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61-02
數學是小學的重點學科,教學理論性強,內容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往往較低,對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游戲化教學強調將游戲與教學相融合,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習到知識,與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特點相符合,將該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以及小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1.游戲化教學概述
1.1 游戲化教學的含義
游戲化教學,即以游戲為基礎,將知識融入到游戲之中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進而掌握有關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1]。游戲化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是提高學生學科知識學習水平以及綜合素質的關鍵途徑[2]。
1.2 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枯燥性強、學生學習興趣低下,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由此導致的教學效率低、教學難度大等,對于教師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都十分不利[3]。受小學生年齡的影響,其動手能力往往較強,想象力天馬行空,且對于游戲有著天然的熱愛[4]。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同時也與小學生的特點相符合,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以及實踐意義,目前,該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小學數學教師的極大重視。
2.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可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使游戲的理念以及思路能夠貫穿到整個課堂當中,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2.1 課前教學
課前,教師需根據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對游戲的整體思路進行設計,以供課堂中學生學習使用。以10以外的加減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將游戲的題目設計為《消滅害蟲》。教師可設計不同的卡片,卡片上畫著不同的害蟲,每一個卡片上,都需要設置一個加減法的計算題,在計算題下,包括4個選項,其中一個選項為題目的正確答案,如果學生選擇正確,則代表消滅了卡片上的害蟲,此時則可以進入到以下關,消滅下一個害蟲。
將游戲設置為該類型,可充分激發其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要消滅更多害蟲的意愿得以萌發,對于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2.2 課中教學
游戲設計完畢后,教師需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一小組分發一個卡片,由小組中的成員共同答題。小組答題完成之后,可以舉手示意,要求老師分發下一個卡片。教師需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檢查,如答案正確,則可以分發下一卡片,使學生進入下一個關卡,消滅更多的害蟲。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為了消滅更多的害蟲,必定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同時加強與團隊其他同學的合作,這對于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以及解題效率的提高,都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3 課后教學
課后,教師需對每一個小組消滅害蟲的數量進行整理和總結,針對消滅害蟲數量較多的小組給予獎勵。獎品可以是一朵小紅花,同時也可以是一根鉛筆等物質方面的獎勵。同時,教師應對最終成績較差的小組給予鼓勵,充分肯定其努力的態度,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傷害,使學生都能夠再接再厲,不斷學習數學知識,使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注意事項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使學生的數學能力能夠在游戲中得到更好的培養,教師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教師應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整個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對游戲的進展進行引導,通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總結,在學生存在疑問時,需及時幫助其解答,這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2)游戲的設計必須保證具有創新性,同時需保證游戲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吻合。(3)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組織好課堂紀律,避免一部分學生打著解題的旗號聊天或探討其他與課堂無關的內容,以使課堂的整體的嚴肅氛圍能夠得到維護,使課堂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應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考慮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游戲進行設計,并使游戲貫穿到整個課堂當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得到激發,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春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
[2]楊文永.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9):59-60.
[3]楊光權.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6,(16):48-49.
[4]石晶.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