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舟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講授技法過于理論性或所涉及的內容太抽象,作為小學年齡層的孩子很難真正理解美術技巧的掌握。本文主要從現有的小學美術課堂中所發現的代表性問題加以闡述,并據此展開新的教學策研究略,旨在明確小學生智力能力的創新性思維開發才是小學美術課堂的教育重點。
【關鍵詞】小學美術 創新思維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219-01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全方面素質教育,最廣泛的表現就是讓自己的孩子接觸各種各樣的特長愛好,所以對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美術課堂、手工課堂等技能性課堂所抱的希望與日俱增[1]。另外,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開發的關鍵時期,更容易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審美取向。結合新美術課標,小學美術課堂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為主要目標,展開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活動。很多小學運用了多元化的授課手段來刺激教學,使得小學的美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且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目標。
1.教學觀念的轉變
早期的小學美術教育更多的強調對美術專業技能的傳授,例如“透視關系”、“構圖關系”、“色調色相”等較為復雜難懂的術語知識[2]。這些知識結構特點是對有生活經驗常識的抽象概況,這讓一個剛進入義務教育的學生來理解無疑是一種刁難,同時也就導致了教育質量的下降。故而教育部立足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將小學的美術課堂要求做了重大調整——以美術專業的藝術特性培養學生思維創造力。為此小學美術課堂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根本,從教材到授課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后的美術課堂,教師以往的理論講述、教師演示、學生臨摹、教師評定等傳統的授課流程已被摒棄。教師的身份轉而作為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甚至充當基石及陪襯的地位,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在這樣的師生身份轉換讓學生開始對美術產生了熱愛,并能夠主動在美術課上發揮自己思維能動意識。
2.創新教學新策略原則
2.1分層教學原則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將課堂劃分為幾個環環相扣的板塊,而不是像以往課堂上的單一形式。這些板塊之間有關聯性并呈現知識結構的遞增趨勢,教師在其中所形式的責任就是在每個環節把握學生正確的思想方向、設計教學板塊間的銜接方式、引導每個教學板塊的教學內容[3]。這種分層教學的原則就是在老師熟知學生興趣點的基礎上,逐步引領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課堂上,并通過這些興趣引領能夠讓各教學板塊的設計更貼合學生真實的思維體系。
之所以選取以興趣為分層教學策略原則的基礎,其主要原因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美術世界才能體會到美術的藝術魅力。例如小學生人物素描課程中,就可以采取分層教學原則。第一層教學是利用做游戲的有趣方式來引導學生對五官知識的正確辨識。開課前教師可以拿來繪畫版本的五官道具,這些道具不僅是一套五官,可以是多組。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各種眼部、嘴部、鼻部等生理結構的位置。在不同的擺放形式中,會呈現不同的人物特征。接下來就很自然的過度到第二層教學環節,教師就可以沿著這樣的思路對學生講授例如單眼皮和雙眼皮的區別。緊接著是第三層教學環節,讓學生做單體結構的臨摹,當然在課堂期間也可以做一些課堂氣氛的調節,比如將鼻子的道具放在額頭上,這樣呈現的滑稽效果會引起學生的哄堂大笑,也正是這種活躍的上課氣氛才能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最后一層教學模塊是課堂的主要任務,即開發小學生的創意思維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五官的位置向學生提出繪畫命題:以“我心中的外星人”為例,畫一幅你所認為的外星人應該是什么樣子?這是對學生創意性思維的一個發散性命題,學生在天馬行空的思考中潛移默化的鍛煉了創意思維體系。
2.2交流合作教學原則
這種合作教學的方式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一,課堂上同學間或師生間就某一教學環節展開合作交流和合作完成;其二,課下同學間就課后作業所布置主題調研來合作完成。例如水果靜物——蘋果寫生課堂,是四五年級學生的基礎美術教學內容,根據“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一標準大綱為教學指導,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切割式”的立體造型繪畫方式,最后形成一個蘋果的形態,此方法演示結束后可以鼓勵學生一起探究還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得到一個蘋果的形象。也可以布置課下任務,在生活觀察中或向家長朋友詢問中獲得更多的繪畫方法,將這些方法融入到繪畫當中進行再創造,既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鍛煉了創新能力。
將美術課堂作為小學生訓練創意思維的主渠道是有其現實可行性的。一方面可以通過美術的鑒賞藝術活動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繪畫的個人實踐操作活動來培養學生對形態、色彩的認知,從而實現對創意性思維的培養。這是結合了藝術和教育的特點來培養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無論對學生以后的生活成長還是對美術學習都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從所呈現的課程效果來看,的確得到了預期的目標,但還需要長期的探究完善更多的授課方式來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展創意性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歐素芬.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學美術創意手工制作教學的探索也思考[J].學周刊.2013.11.
[2]吳章新.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
[3]楊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造能力的教學策略[J].現代閱讀.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