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斌
(江蘇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摘要:當今社會急需解決的教育問題是新時代的學生需要具備何種核心的知識、能力及態度,才能掌握融入未來時代命脈的技能,以達到自我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的發展的目的。將教育的訴求大而化小,將每一個學科針對于核心素養的變革落到實處,才能將整個教育事業的核心體系建立起來,重構教育事業的新圖景。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課堂
核心素養,它的核心為:成為全面發展的學生。它在總體框架中分為三個方面。從自主發展的方向出發,希望教育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從文化基礎的方面出發,希望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人文底蘊,了解科學的精神;從社會參與的方面出發,希望學生能夠懂得責任的重要性,成為能擔當的人;多參加社會實踐,富有創新精神。這一框架的推出,為整個教育事業豎起了一座燈塔。為了將這一框架的精髓予以實行,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更加深入而具體的要求。本文從核心素養的主體框架入手,剖析物理學科對于初中學生建立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針對物理課堂存在的問題提出
一、物理學科在初中教學中的重要性相關政策。
(一)物理與時代發展的關系
物理學的存在,讓人類歷史上的發展少走了很多彎路,它揭示是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人類改變自己生存方式提供了無數便利。它如同一把探索宇宙的鑰匙,帶領人類去探索所有未知的領域。物理密切的連接著工農、重工業等的發展,促進著人類文明的步步向前。通過攝取物理學中的智能,讓無數的科學巨匠,在各個領域繼續發光,做出了無數偉大的貢獻。
(二)物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物理,是和人們的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的學科。物理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科學家利用物理原理創造了機動車輛和航空飛機;物理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電話和網絡的出現,提高了人們生活的溝通效率。物理豐富了人類的生活趣味,電視、電力的出現,讓人們延長了學習工作的時長,也將信息的攝入更加的直觀有效。
(三)物理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物理學將我們所在的外在世界,縮影為一張完整的圖像,在物理學的范疇內,它將所有的事物形態的聯系和轉化一一揭示,充分的將世界的物質性和物質世界的完整統一予以體現。
用物理的思維看世界,世界是瞬時及變的,又是脈絡相連的。所以我們通常會發現,很多在物理專業有作為的科學家,同樣也能在別的科學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目前物理課堂存在問題
(一)理論勝于實踐,學科樂趣被剝奪
為了卷面分數好看,很多課堂教育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放在重中之重。很多物理課堂的內容都是要背生澀的概念,解決有套路的物理習題。
初中的學業雖然較高中的學習要輕松,但是在認識物理科學之初,就將主要注意力放在理論知識上,讓學生本身就提不起學習物理的熱情。比方說:很多中學教師會將課程時間部分用于聽寫能作為得分點的物理概念。為了提高升學率,將物理知識的學習只局限于得分點。這種死記硬背更是讓學生失去了研究物理科學的樂趣。本身就對一門學科失去了興趣,怎么會去了解它的重大意義。
(二)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授課方式單一,物理學科當語文學科學習,成為了很多學生學習物理之初的回憶。很多教師會在課程中增加多媒體教學、原理實驗展示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物理是怎樣作用于生活的。然而,課程時間是有限的,往往用多媒體展示物理現象發生過程是需要占用課程時間的。雖然這部分展示,很有趣,很直觀,學生都非常的喜歡。可是沒有人愿意用學生成績作為犧牲品。中國的教育方式,最后還是要用成績說話,再完美的原理展示也比不上兩道物理大題來的直觀。于是,越來越多的物理課堂模式,都是從書本出發,在習題中結束。課程形式單一枯燥,教師根本無法啟發和培養學生們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
三、將核心素養植入物理課堂的相關對策
(一)建立新時代的教育理念
要想將核心素養植入物理課堂,首先需要從教師入手。首先,教師要建立將核心素養植入課堂的意識,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不把成績作為衡量教學價值的標桿。初中階段的學習正是學生找尋自己學科興趣的時期,如果讓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就如同將學生挖掘自我興趣發展的權利扼殺。所以從最初的根源出發,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起來,為學生的后續發展添磚鋪路。
(二)豐富課堂學習環節,調動學生積極性
物理學科的神奇在于物理科學是有實踐性的。每一個物理概念的推行,都跟隨了很多科學實驗的驗證。物理的課堂應該通過這些科學實驗的增多,將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變為消化理解。讓學生見識到物理的科學是如何被發現的,又是如何被應用于生活之中,并造福于人類文明世界的發展。
比如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實驗”的教學內容中,設置如下環節:
1. 引入課題的探究,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引入思考。
2. 電腦畫面展示在茫茫雪原,步行的人往往會陷入過膝的雪中,而滑雪者卻不會,這是什么原因?并通過用手指按壓鉛筆筆尖的試驗,讓學生感受壓力帶來的凹痕,了解壓力帶給手指的感受等。
3. 組織學生討論提出猜想: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4. 點撥啟發,設計方案。創造條件,進行試驗。啟發學生采用書本外的物體設計不同形狀的物體對于其他物體形態的影響以達到探究受力面積和壓力大小的關系。
結語:
對于物理學科在初中時期的學習來說,將核心素養植入在課堂中確實是一件重要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物理對于生活的影響巨大,也是和學生最為息息相關的學科。將物理學科的樂趣在課堂中體現出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生活和學習,也能增加學生對社會活動的參與熱情。當學生對物理科學產生不可磨滅的興趣,也能更好的吸引他去關注物理對于人類文明和世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建立學生的責任意識,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戴春晨.2016教育關鍵詞:政策變革&技術驅動[J].21世紀經濟報道,2016(12).
[2]郭玉英.聚焦教學關鍵問題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初中物理教學關鍵問題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引領 [J].基礎教育課程,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