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江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時俱進、科學發展、人才競爭已成了各國綜合國力較量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學生教育、人才培養的投入比重越來越大,重視程度越來越深。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科技化、人才化的全面發展時代,尤其是00后的初中生,他們都出生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新時代。同時,也正值青春懵懂期,由于不同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觀念、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給初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呆板規矩的傳統教學方式已難以繼續,而新型模式下的情感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基礎。教師教學也不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的傳播,而是要更加注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教育。本文主要對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學生情感教育的方向進行探討和研究[1]。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研究方法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說過:“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起初,我并不認同這種觀點,直到當我自己也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時,方才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高爾基先生是在告誡世人,教師必須熱愛學生就要像熱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用愛心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建立學生與老師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方可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好的教育學生,使其成為有用之人。情感教育不僅是打開學生思想、心靈的“鑰匙”,也是建立師生信任關系的前提,尤其是面對00后出生的獨生子女,每一個學生背后都有一個不同的家庭,或富裕,或貧窮,或單親,或留守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去認真觀察,及時發現,善于總結他們性格的特點,因人而宜,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以情動情的教育他們,因此,我們應該要做好以下四點。
一、以情動情,尊重學生人格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基礎
自尊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古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今有“朱自清寧死都不食嗟來之食”。所以,尊重學生人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拉近師生距離的第一步,教師不應以高姿態面對學生,要時刻謹記,學生亦朋友也,對待學生的缺點、錯誤要做好分析,結合實際,總結出合理的處理方法,分析、批評、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使學生真正的從心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缺點,并且能夠自覺地去改正這些缺點,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2]
上學時,曾教我們的法律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案例:兩名十三歲的中學生,為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取悅父母,討老師的歡心,不惜偷看試卷,用手機拍照,請人幫忙做題,事情敗露后,只因老師批評方法不當,兩個孩子想到自殺,而且其中一個已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這個沉痛的案例給我們以啟示,對中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對中學生的批評教育更要以合理的方法引導他們,而不是諷刺、挖苦,更不能歧視,否則,會釀成大錯。
2、要尊重學生應有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尊重人權,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同樣,教師也應尊重每一個學生應有的權利,充分發揮他們的人權,并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多開展班級集體活動,給學生思考、策劃、想象的空間,例如,在主題班會,運動會,聯歡會等活動中,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也能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創新意識,更能讓學生為有一位這樣的班主任而感到自豪[3]。
二、以情動情,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溝通的基礎,只有做好師生間的相互溝通才能達到相互理解的目的;也只有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才能知道彼此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在心靈上給予安慰和勸導,使他們能夠勇敢的去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真正的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從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彼此間更加信任與理解。
三、以情動情,嚴格要求,絕不能放縱、縱容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一直以來,我們提倡師生情感教育,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但這并不意味著放縱不管,在情感教育中,在彼此理解與信任的基礎上,更應對學生遵紀守規,嚴格約束。例如,學校的校紀校規,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等,這種制度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要成才,先做人”亦是如此。
四、以情動情,一視同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在學校亦是如此,教師絕不能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成績就區別對待學生,也絕不能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而評價一個人的好壞,正所謂十個手指頭,有長有短,更不要說千千萬萬的學生了。有的善于表現,有的默默無聞,有的孤芳自賞,有的個性張揚,有的霸氣側漏,有的溫婉隨和,這就需要班主任用不同的方法去疏導,教育他們,要一視同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4]。
五、結語
總之,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科書,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教育熱情和情感投入,就絕不能成為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 楊麗青. 關于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方法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5):194-194.
[2] 董曉波. 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探討[J].文教資料, 2015(33):150-151.
[3] 祝青. 淺析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J]. 新課程·中學, 2016(5).
[4] 衣喜玲. 從情感教育方法管理談初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J]. 中國培訓, 2016(6):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