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斌
摘要:農村水利的建設與管護關系到農業生產,關系到農民的收入,關系到農村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調研表明,目前我國農村水利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現存水利工程設施質量低、建設資金欠缺、維護制度不完善、農民認識不足等問題。要加快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就要從資金投入、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完善。針對不同類型工程特點,因地制宜采取專業化集中管理與社會化管理等多種管護方式。各地應切實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基層水利服務機構。
關鍵詞:水利工程;存在問題;管護對策
一、存在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主要采用比較傳統的基體組織管理模式,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管理維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基層重建輕管
在基層干部管理中,尤其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都普遍有著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建設工程作為當地政府考核領導干部的硬性指標,每年都引起各級領導十分重視,把水利工程建設當成重點之重,而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的、有彈性的指標,因而引不起相對于重視,在領導干部的思想客觀上造成了重建輕管的思維定勢。
2.設施老化失修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但是現代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縣的蓄水工程年代久遠,當時的設計標準較低,淤堵問題比較嚴重,影響著水庫的正常儲水。
3.管護措施不力
管理維護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灌溉區域的自身功效降低。我們縣的水利設備管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都由縣里的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管護工作能夠基本落實。然而在水利工程落實到村里后就容易出現管理人員的管護落實不到位問題。
4.管理隊伍不穩
由于水利站多年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經費短缺等長期以來歷史留下的問題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致使擔負著農田水利工程管轄范圍內的檢查和維修、用水管理、技術培訓等任務得不到提高與發展,人員得不到健全的工資保障機制,就留不住高水平專業性強的人,造成了一定人員留失,就是目前所說有人管理,但都不專業,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功能衰減等現象,使工程的正常高效運轉難以維持。
5.水費效能不足
結合當前政府和水利站的要求,不允許向水利站收取水費,村里上繳的水費只能確保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轉,沒有充足的管護費進行水利工程的管護工作,村級的水管員工資大都發放的不及時,有時還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發放工資。
二、對策討論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已不適應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進行改革。
1.明晰產權,完善產權制度改革
根據小型水利工程的產權登記發證工作要求以及其管理制度的創建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確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權及管理權、使用權,一步一步創建符合工程發展需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維護機制和監督機制,通過認真革新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的有效利用率,使其更好的為農田灌溉服務,不斷延長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還要不斷提升縣級人民政府的指導作用,積極鼓勵水利部門、財政部門、國土部門以及農業部門進行商討相關事宜。統一參與者的權責制度,嚴格按照投資著所有,經營者受益,受益人承擔的準則落實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工程的安全性,為社會公眾做更大的貢獻,同時針對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創建需求及農業水價的改革需求認真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的產權。
2.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
任何一項水利工程都應該明確管理維護工作,負責工程管理維護的單位擁有工程的所有權,負責管理維護的單位應該不斷完善管理維護機制,認真落實管理維護工作,不斷強化工程的維護工作力度,保障各項工程的正常運轉。實際上,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確保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升各項工程的安全水平,同時擁有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以及經營權,然后再把管理權細分到下面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基層的水利服務機構,還要合理運用使用權和經營權。
3.落實工程管護經費
應該不斷擴大管理維護費用的融資范圍,創建一套科學的管理維護資金保障體系。管理維護資金通常是由工程產權的所有人進行籌集,當然財政還會進行適當的補助,通過完善各項優惠政策讓社會各界都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管護工作。
4.鼓勵農戶參與建設
在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中,農民是直接的受益人,通過不斷完善并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的產權登記、管理維護工作,進一步明確小型水利工程的各項權利,不斷創建符合工程創建要求的管理維護機制,然后經過落實考核監督機制不斷創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
5.完善工程管護模式
由于不同工程的自身特征不同,因此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進而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質量。進一步明確小型水利工程各項權利的所有者,保護農民的合理權益,激發人們建設水利工程的熱情,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管護模式,采取多元化的管護方式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質量,從而使其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