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的在發生著變革,教學方法也在教育的改革中不斷在創新。當發現高中生在物理的學習中一直處于一個薄弱的環節之后,于是怎么才能夠讓學生學好高中的物理知識成為了現階段每一位高中物理老師和教育學者所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簡單敘述了情景教學法是什么,然后分析了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闡述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法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高中物理;高校課堂
物理也是來源于生活的,那么就應該讓學生具有一雙發現生活中物理的眼睛,讓他們知道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在生活中學到物理的一些規律有利于他們更好理解這種規律的概念。物理的邏輯性非常的強,因此正確的教學方法有利于物理教學水平的提高。物理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進行創新,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要能夠培養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情景教學法就是很好的一個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情景教學法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根據所要講解的內容,用“情”“景”結合的方式將物理的一些情景具體的表現出來,讓老師能夠在不寫板書、脫離書本授課時就讓學生對于所講知識一目了然,并且有深刻的體會,激發他們對于情景的思考。情景教學法也能夠讓學生通過一個情景就能夠舉一反三來想出更多類似的場景,而且在物理練習題的講解中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掌握不了物理學習方法,不明白物理的重要性?,F階段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不懂得學習的方法,還有不注重物理實驗的實際操作而導致了在實驗課上缺少積極性也沒有思考和探究的意識,只是依靠簡單的步驟去做實驗。這樣就導致了學生不能夠理解學習物理的真正目的,也不利于他們對于物理的學習。
2、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缺乏興趣。老師上課單純的講解實驗步驟,還有將物理理論知識大篇幅的講解,這些讓他們感到枯燥無味,以至于對于物理學習沒有興趣。還有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過分的依賴課件,講課時講課的內容完全是課件的內容,讓學生感覺上課方式沒有新意,導致了學生在上課的時缺少積極性,這樣的課堂就不夠活躍,那么學生的注意力也會集中不到課堂中去。
3、老師自身專業能力不足。有些老師對于新課程的實施和對于教學反思認識的不夠深刻,還有在課余不能夠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導致了專業知識存在著漏洞。
三、如何將情景教學法積極的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
1、通過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學習是一種枯燥無趣的過程,但是物理概念的學習是重要的,因為在實驗中也是會用到物理的一些概念的,實驗是建立在物理概念的基礎之上的。老師通過情景教學模式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清楚物理概念。比如老師在講解浮力時候可以借助盛水的杯子和小球,在上課的時候將小球放在盛水杯子中讓學生感受浮力。
2、對于情景的設置要具有代表意義和針對性。情景的選取不能夠太大眾化,不能每個知識點都用情景法來表示,這樣會造成學生對于情景法感到陳舊。在情景建設中選取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意義的情境能夠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上,還能夠讓學生通過道具的模擬來直接感官到物理的運動過程,最大化的提高物理教學水平。在課件的情景設置中,要注意簡潔和針對性,太過于華麗的課件會讓學生的注意力被轉移,造成他們注意力不夠集中。
3、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老師應該扮演一名指導者的角色,課堂的主角也應該是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積極性,踴躍的回答問題,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是必要的。物理是理科,離不開思考。比如講壓力的時候,可以通過兩張一模一樣的紙豎直放著,然后讓學生在中間吹氣看發生的現象,借此來引出這節課所學的內容也能讓學生產生思考。當在講解練習題的時候,學生的思維應該是活躍的,那么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是調動他們積極性的一種好方法。
4、運用情景教學時,取材于生活。在情景教學中,將生活中的內容放在課堂的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物理的真正意義和強大的魅力。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對所取的情景模式產生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因此能夠熟練的掌握該物理知識點。多聯系生活實際,把生活中的情景設置到教學當中去,把物理和生活緊密相聯系,才能夠激發他們探究物理的欲望。
四、結語
總之只有老師去合理的選取情景設置,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展現出情景,并且讓情景更加的貼近生活的實際,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運用情景模式來進行物理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打開自己的思維鍛煉他們思考的能力,還能夠激發他們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學習能力。將情景模式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更是提高物理教學水平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領鳳.物理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與學生創新精神.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5.
[2] 舒秦.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學習.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
[3] 陳剛,舒信隆.新編物理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