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 動車運用與維護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8)
摘要:為了提高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專業英語課的教學質量,本文結合當前人才市場專業需求,對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師素質等方面對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進行初步研究。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夠有效地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114-02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研究信息獲取、信息處理與應用的專業,是探究現代測控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工程、光學工程、計算機技術等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綜合專業。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主要目的是在學生完成本專業多門公共基礎課學習之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當代社會的高速發展,迎合人才市場對專業外語的強大需求。通過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學生可以在具備一定英語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從“基礎學習”過渡到“專業應用”的階段學習過程,保證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詞匯量,熟悉不同專業的相關術語,同時掌握常用翻譯技巧,做到可以獨自翻譯外文說明書和外文技術文獻,將所學理論知識迅速地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
一、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鑒于英語在今后找工作會有較大的便利,大部分學生會將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集中投入國家教育部舉辦的大學英語CET4考試和CET6考試中。而這兩個考試主要以選擇題的方式出現,考查學生翻譯能力、工程專業詞匯和寫作水平等方面,并不明顯。而且,一般高校中的專業英語課任課教師,往往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盡管在專業知識上,任課教師保持較強的優勢,但在英語語言教學和對長難句的分析方面,與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有著很大差距。因此,專業課教師在課堂口語水平、教學能力、專業知識儲備及與學生互動能力等方面,均需要提升。目前,本校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英語教材為學院教師自編的,內容大部分來自國外期刊測控類專業學術論文或國外教材中部分章節的節選。這些文章對本科生來說,生詞偏詞量極大,如果之前沒有接觸,僅僅靠英語專業課教師在臺上講授是很難聽懂的,學習過程比較痛苦。
同時,專業英語一般在第三學年開課,大約32個課時。由于該課是限選課,許多學生在此階段已經通過了CET4考試或CET6考試,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認為選修課只要通過最后考試即可,學不到太多對就業有幫助的知識,重視程度不高。事實上,這時大部分學生即使英語能力不錯,也不能達到閱讀或翻譯專業文章或產品說明書的能力,更不要說專業英語的寫作了。課堂中的教學內容,由于專業性較高,顯得枯燥并難以被學生接受,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學生聽,很少有交流,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更多時候會覺得,與其在課堂上坐著聽不懂,還不如私下到圖書館查字典、看書,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種教學環境下的專業英語教育質量,很難實現學院安排此課程的初衷,尤其到本科生畢業寫英文摘要時,常常都是直譯,甚至通過網絡在線翻譯軟件,這讓輔導教師很是頭疼,常常會發現專業詞匯選擇不當、語法混亂、中國式英語等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問題。所以,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專業英語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必需的,要不斷地針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性,真正地掌握一些必備技能。
二、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針對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眾多問題,要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專業英語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并在教學過程中予以逐步實踐。
(一)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的改革
學生如何學好一門課程,教材是最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一個好的教材,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結合多年專業英語教學經驗,通過查閱市場中的多種專業英語教材,發現很少有特別適合現代軌道交通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使用的專業英語教材。以往我院自編的教材書章節較多,每一章節選用的外文文獻是被SCI或EI全文收錄檢索的學術論文,基本上是測控領域中比較前沿且深奧的內容,這對專業知識儲備比較薄弱的本科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極大挑戰,更不要提寫作華麗且專業的英文了,所以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較多問題。
為了使本專業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編寫針對現代軌道交通專業的英語教材十分重要。教材內容應主要包括:信號處理、傳感器基本知識、測試儀器與儀表的使用、微處理器等。各個章節要由淺入深,前三章主要學習一些基本內容,如周期與非周期信號、數據采樣信號、隨機信號等,使學生從最簡單的專業詞匯開始著手,培養他們對專業英語的初步興趣,并在多個課時之后,即學生掌握了一定數目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后,開始介紹綜合性比較強的內容,最后結合外文科普文章對學生進行更加實際的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對之前從未接觸過專業英文內容的學生來說也很有幫助,可以降低學生對專業英語的恐懼感,提升學習興趣。任課教師可以針對本節課所需學習內容,預先抽出十分鐘時間,簡單地用漢語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過去授課過程中任課教師通常僅僅講解生僻詞和翻譯文章的教學方式,針對課本中的詞匯盡可能地多結合實際例子或圖片,方便學生記憶該詞匯。
(二)專業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
目前,專業英語授課方式通常以授課教師單方面教學為主,大多時候是教師在講臺上讀文章,并對每一句話進行翻譯,著重講解句子中涉及的專業詞匯,學生則低頭在教材上記筆記,學習熱情不高,尤其是當課程安排到下午第一節時,不久就會看到部分學生打瞌睡。因此,授課教師要嘗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閱讀文章,選擇兩位學生一起站起來翻譯,之后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或選擇長一些的句子讓一位學生先翻譯,再讓另一位學生進行補充,并征求其他學生的建議,最后由教師對前后多位學生的翻譯結果進行總結。尤其是出現頻率高的長句子,應盡量地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弄清楚句子各個部分間的邏輯關系,提升翻譯和閱讀技巧。課后,還可以給學生拷貝一些通俗易懂的、專業性不怎么強的英文文獻,讓他們能夠結合課上所講知識點進行練習,寫出讀后感,或挑選幾篇中文文獻,讓學生進行翻譯,抑或是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翻譯。
授課教師在授課時,應該考慮保持專業英語課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其他專業課程的緊密聯系,如電路原理、控制工程基礎、信號分析與處理、電子測量,智能儀器儀表設計等,盡量將學生在之前學過的專業課知識與專業英語教學結合起來。還可以借助一些專業商用軟件,如LabView、Matlab、Protel等,在授課期間將部分專業詞匯與軟件指令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多種授課方式的使用與授課內容的豐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專業英語開課的目的。
(三)專業英語授課教師素質的提升
高水平的專業英語授課教師,是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有較高質量的重要保證。而目前大多數高校從事專業英語授課的教師很少是英語專業畢業的,盡管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和外文期刊投稿經歷,但在英語表達和英語教學方面則顯得有些欠缺。針對這些不足,學校應定期利用本校英語專業教師,針對授課教師的這一弱點開展教研培訓活動,各取所需,取長補短,并邀請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改進和改革措施,為學生、授課教師和專業教師搭建可以互相交流、進步的平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授課教師的教學素質,實現共贏。
三、結論
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應以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中心,編譯符合學校特色的教材,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與訓練,使他們在提升專業詞匯量的同時,閱讀和翻譯外文資料的水平也可得到提升,為日后畢業論文和工作報告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學校的大力支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實踐探索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必將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呂紹全.應用型人才培養框架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研究[J].職業技術,2012,(06).
[2]趙華.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8,(06):70-71.
[3]隋文濤,張國強,張偉.測控技術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與體會[J].時代教育,2016,(05).
收稿日期:2016-11-18
作者簡介:王楓(1974-),女(漢族),博士,副教授,山東濰坊人,研究方向:制冷系統控制及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