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繼澤
摘 要: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整體改革和發展,使各行業競爭加劇,為了使相關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必須完善相關的體系和政策,做好一定的審計工作,立足于長遠的目標,對單位內部進行全面的管理。對于資源的利用和整合包括對資金的合理分配,是保證長治久安的關鍵。隨著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傳統的審計模式對風險防范已經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為了保證內部運行的高效有序,審計方面的相關工作必須做好更新和完善,融入創新的思維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審計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會遇到阻礙和問題,本文對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風險防范對策,以提高相關部門的審計管理水平,使單位內部管理更加完善。
關鍵詞:審計;問題;風險防范
一、前言
各行各業的發展離不開審計工作,審計的有效運行能夠保證相關單位部門內部的有序性,使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內部審計工作逐漸受到更高的認可和支持,主要是通過相關的政策和體系,結合相關部門的具體工作實際,以國家法律、法規為基本依據,保證更好的進行資金的運用和管理,實現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降低相關的成本,以保證相關部門的經濟效益,促進工作的合理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審計工作面臨一定的挑戰,為了更好的達到預期的目標,相關部門必須對審計工作進行完善,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尋求解決的方法,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做好一定的風險方法工作。
二、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分析
第一,在審計制度和管理體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我國審計發展的短短幾年里,審計相關工作得到了順利的推廣,但在制度方面并不全面,并不能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內部審計體系。對于不同的行業,審計工作存在一定的區別性,審計人員應對相關的制度和形式進行靈活的運用。就目前的審計管理現狀而言,在制度方面并不能為審計工作提供全面的保障,并不能對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和約束,以至于相關的審計人員并不按照法律規章制度刑事,存在一定的制度漏洞,使得審計人員在履行相關工作職責時存在逃避責任的現象,由此使得審計方面相關的風險加大。對于不同的部門,其財務賬戶相對獨立,一般是分開進行管理和核算,在整體管理工作的銜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管理人員并不清楚實際的細節,對于明細賬并不了解,只能看到總賬的相關記錄,使得對財務的管理工作存在遺漏,不利于審計工作的有效進行。
第二,在審計的環境和設施基礎方面,并不能達到審計工作的實際標準,使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存在一定的阻礙。對部分單位和部門來說,在工作的職責和權限方面并沒有明確的區分,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體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審計工作很難順利進行。相關的管理者對審計方面的知識較為匱乏,并不具有足夠的審計意識,在配合審計工作方面存在問題,加大審計人員的工作難度,使審計風險增加。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相關軟件和通信方面的技術不斷提高,部分審計部門在軟件設置上存在問題,并不能很好的結合實際的審計工作。在軟件的更新和研發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得審計方面的水平進步速度緩慢,阻礙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在審計工作內部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方面較為欠缺,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對于不同的行業和部門,審計工作存在不同的要求,相關的審計人員應對審計對象的工作流程和內容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監督和風險防范工作。為了使審計監督工作、評價工作、咨詢工作以及服務工作得到更好的提升,對審計人員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相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從工作中發現問題,并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尋找最為有效合適的解決方法。審計人員除了具備一定的審計知識以外,在會計、管理等方面也應具有一定的了解,結合網絡信息技術,通過創新性思維對工作的相關方法和模式進行創新。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審計人員并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使審計工作的質量存在欠缺,無法保證工作效率。
第四,在審計工作的范圍和執行力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很多單位和部門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對相關制度并不能完全落實,使得審計工作涉及的范圍過于狹窄,達不到全面管理和監督的目的。在執行相關審計工作時,部分管理者只是為了應付上級,并沒有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等問題,有效的做好全面審計。審計制度的落實需要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并沒有指定詳細的工作目標,在職責分工方面存在不足,使審計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審計風險防范對策
第一,對審計的相關制度和機構設置進行完善,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使工作設置和職責分工更加明確。對于審計部門,應與財務、監察以及紀檢等部門分開進行,單獨管理,相關領導者做好管理工作。在審計制度方面,應結合工作實際不斷進行完善,使審計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對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規范。在審計工作中,做好監督、評價以及報告等工作,使審計工作的內容和結果更加透明。另外,在反饋制度方面也要進行完善,及時收集相關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相關的審計結果,逐漸完善審計運行機制,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第二,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拓寬相關人員的知識范圍,保證相關審計工作的有效性。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工作的一部分,相關領導者應組織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計算機水平,充分的利用審計方面的軟件,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做好信息搜集和分析工作,培養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結合相關部門的實際工作特點,做好內部控制和管理工作。另外,對于審計項目,應進行適當的選擇,突出重點,發揮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對專業知識進行利用,結合相關工作情況,揚長避短,提高審計人員的自身能力。
第三,明確審計工作的具體對象,使審計工作更加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執行力度。審計工作主要是分析相關單位的績效和經濟活動情況,對前潛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防范,保證相關單位的效益。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之前,必須明確審計對象的具體情況,清楚審計項目的相關內容和方向,結合審計的相關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審計工作必須與實際相結合,根據相關部門的具體情況,對于重大問題應嚴格進行管理,落實相關的制度,保證審計工作的執行力度。對于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應做好分析工作,明確事情的具體原因,并將結果反饋給相關管理者和領導者,通過共同的努力,尋找最佳的解決辦法。在進行工作時,應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以便于更快的找到責任人,提高解決事情的速度。在審計工作的整個過程中,應做好事前規劃工作,并進行落實,在事中應做好考核和監督工作,完善整個工作流程。
四、結語
審計工作的有效進行,除了相關審計人員的努力之外,其他工作人員也應做好配合工作,提供良好的審計環境,保證審計人員能夠全面的進行檢查和核實工作,對相關內容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在工作評價過程中,要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結合工作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報告,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決策建議,更好的保證相關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審計工作,可以更好的防范風險,保證相關部門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張永霞.淺析醫院審計面臨的問題及審計風險防范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2.
[2]趙星偉.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
[3]任暢,馮楚楚.我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5.
[4]趙延杰,楊永峻.淺析醫院審計面臨的問題及審計風險防范對策[J].現代企業文化,2016.
[5]王紅朝.淺析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機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6.
[6]肖玲.財政科技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審計監管重點[J].科技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