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前時代是信息化時代,高校后勤發展要想符合時代潮流,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發展,提高管理效率。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可行性,隨后介紹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的意義,最后提出幾點實施措施,以期為其更好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我國當前階段,科教事業隨時代變化而不斷發展,高校后勤直接影響校園教學與生活環境,其服務于教學、科研與師生生活,在高校環境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為健全后勤管理模式,使其符合時代要求,必須推動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
一、信息化發展可行性
當今時代,網絡發展、計算機技術進步與普及,特別是高校校園網日漸成熟,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在我國現有階段,高校后勤管理人員基本具備計算機基礎,可以使用網絡與計算機查詢并管理信息,由于信息化系統建立工作并不復雜,所需資金數額有限,多數高校可以負擔,因此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具有資金保障。除此以外,“一卡通”等高新信息技術發展與普及,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二、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意義
1、有利于資源共享
高校各部門可以通過管理平臺統一展示各種信息,調用后勤公共資源,例如高校設備使用情況、財務情況、人員詳細情況與庫房用品情況等各類信息與匯總報表等,都能夠在管理平臺查閱。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解決高校各部門與環節溝通不暢、信息閉塞等問題,還能對高校及時了解各類信息、以此實施宏觀管理決策起到有利影響,高校管理覆蓋全面,可以準確調整并安排后勤工作,有效節約資源、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2、有利于管理標準化發展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可以利用網絡易于閱覽、速度快的優點,通過管理平臺審閱、處理并保存高校不同校區不同部門上報與待審批文件,實現請示與審批工作流程網絡化,顯著提高后勤辦公效率。除此以外,管理平臺還可以利用各點信息采集,使用信息化系統中的標準統計程序完成統計工作,分析處理不同數據并自動形成相關報表,報表標準規范統一,既可以縮短數據整理與統計周期,又能防止手工統計出現的效率低、差錯率高等問題,減少工作失誤。
3、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與工作監督程度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信息化發展具有快捷性、隱蔽性、互動性等特點,可以豐富傳輸信息,便于監管部門掌握高校真實情況,師生可以在高校論壇與電子信箱等地互動交流,無話不談。通過這些功能,高效管理部門可以及時掌握在校師生對高校某一領域、工作、乃至具體工作人員的評價,及時給予優秀表現者表揚與獎勵,發現問題時與當事人及時溝通,詳細了解事情經過與實際情況,糾正不當評價者,保護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與名譽,對確有其事者予以批評,及時善后以挽回不良影響,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質量。
三、實施措施
1、分步實施信息化發展,完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工作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就高校不同階段發展現狀與需求實施局部管理信息化建設,選擇重點問題進行解決,以點帶面,在不同階段攻克不同信息化建設難題,全面推進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設。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涉及業務范圍廣泛,在此過程中,必須完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校網絡系統與硬件設備建設工作,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將網絡化、信息化作為工作突破口,以信息化建設帶動標準化發展,提高后勤服務管理工作效率。
2、科學規劃后勤管理模式,解放員工思想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是高校可持續發展與保持自身活力的必然之路。高校后勤建設包括管理控制數字化發展與服務控制電子化發展,在這一階段,高校必須科學規劃信息系統整體工作,將高校后勤管理服務體系作為中心完成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形成數據標準、結構合理、信息全面、制度統一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務體系。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是一場后勤管理的革命,高校工作人員需要打破傳統管理觀念與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發展眼光看待問題,從根本上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促進高校更好發展。
3、高校領導重視工作,解決資金與人才問題
我國現有高校后勤隊伍無法滿足信息化發展需求,難以跟上時代步伐,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化發展進程必然緩慢,因此,高校必須選擇信息化意識濃厚的管理人才進入后勤管理隊伍,聘請信息化技術水平優秀的人才推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工作。與此同時,高校領導必須重視信息化工作,積極培養人才,加大力度引進人才,增加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資金投入,提高后勤人員創新意識、信息化技術水平與科學技術基礎,優化員工隊伍,構建優質生產、管理與服務團隊,以此為管理信息化發展提供資金與人才支持。
四、結語
總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信息化發展可以使高校走上良性運轉道路,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推動高校信息化發展,不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還能從根本上改善后勤服務,使其更好為師生服務。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在實施信息化發展改革時,高校必須緊貼實際需求,建立符合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促進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立峰,劉必千,陳貴翠.節約型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5(01).
[2]鄭苗苗.探討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設計和利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06).
[3]雷峰利,張兆泉.以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推進高校后勤精細化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5(22).
作者簡介:李卓桓,男,1987年10月,碩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張家界42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