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興軍+丁國欣
摘要 松材線蟲病是由松材線蟲傳播引起的以松科植物為主要寄主的毀滅性病害,具有傳播快、破壞性大、難根除的特點,無有效防控措施。本文采用林業有害生物風險分析體系分析臨沂市松材線蟲病入侵風險,得出R值為2.89,屬特別危險等級,表明臨沂市極易暴發松材線蟲病,并為此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 松材線蟲病;風險分析;防控措施;山東臨沂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152-02
松材線蟲病是由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Nickle]引發的松樹枯死病,又稱松材線蟲萎蔫病、松樹萎蔫病、松樹枯萎病[1]。1982年在江蘇省中山陵首次發生,1984年被列入我國第1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名單,2004年第4次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將其列為榜首[2]。自傳入以來,發生范圍不斷擴大,2016年全國有246個縣區發生疫情,新增45個,其中山東省有14個縣區發生,防控形勢嚴峻(國家林業局2017年4號公告)。臨沂市有松林面積5.07萬hm2,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因此,對松材線蟲病入侵進行風險性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1 臨沂市松材線蟲病風險性分析
采用區域性林業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方法[3-4],具體分析及賦值如下。
1.1 區域內分布情況(P1)
臨沂市未發生松材線蟲病,有害生物分布面積占其寄主(包括潛在的寄主)面積的百分率<5%,P11=3。
1.2 傳入、定殖和擴散的可能性(P2)
松材線蟲病疫木及其制品均可攜帶松材線蟲長期存活,疫木或產品未經無害化處理極易引起使用地區周邊松林感染松材線蟲病[5-6]。松材線蟲繁殖力極強,適生范圍較廣[7],宋玉雙等預測山東省為松材線蟲病適生區域[8],韓陽陽等基于Maxent生態位模型分析的結果顯示臨沂市為松材線蟲病的極高適生區[9]。
因此,寄主植物以及產品調運的可能性和攜帶有害生物的可能性都比較大,P21=3;運輸過程中有害生物存活率≥40%,P22=3;繁殖能力和抗逆性都強,P23=3;隨介體攜帶擴散能力或自身擴散能力強,P24=3;區域內適生范圍≥50%,P25=3。
1.3 潛在危害性(P3)
松材線蟲病可導致受感染植株快速死亡,甚至松林毀滅,造成嚴重的損失。松材線蟲是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的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10]。因此,一旦傳入,可造成樹木死亡率或產量損失≥20%,P31=3;潛在的環境、生態、社會影響大,P32=3;曾列入我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P33=3。
1.4 受害寄主經濟重要性(P4)
我國累計可感病針葉樹種有68種,自然狀況下發病松樹主要是黑松和馬尾松[11]。在山東省黑松和赤松屬于高感寄主[6],而黑松和赤松是臨沂市松林地主要樹種,一旦傳入,臨沂市松林極可能不復存在,以松林為主的景區將失去其景觀價值。因此,受害寄主的種類1~4種,P41=0.5;受害寄主分布面積廣,P42=2.5;受害寄主經濟價值高,社會影較響大,P43=3。
1.5 危險性管理難度(P5)
松材線蟲病檢測技術主要有形態學檢測、化學生化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3個大類。當場僅能初步鑒定已死亡的松樹,未發病松樹不能確診,還需要通過采樣進行分析[12-15]。對松材線蟲病的除治集中在疫木無害化處理、松墨天牛防治等方面,嚴防疫病傳入、擴散與流出,但缺少根除手段[16-17]。因此,當場識別可靠性低、費時,由專家才能識別,P51=3;常規方法的除害效率<50%,P52=1.5;根除效果差,成本高,難度大,P53=3。
2 風險值計算
根據標準計算風險值R為2.89,屬特別危險等級,表明臨沂市極易發生松材線蟲病。
3 防控措施
1990年在長島縣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18],2016年與臨沂市毗鄰的日照市東港區列為疫區。臨沂市作為中國板材之都和苗木生產大市,外來木材和苗木運銷量很大,昆蟲病菌極易經攜帶進入本市,防控形勢嚴峻。為此,提出以下防控措施,嚴防松材線蟲病傳入。
3.1 加強檢疫檢查,嚴防疫病傳入
嚴格檢疫封鎖,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從源頭上做好防控工作。一是加大檢疫檢查力度。依托基層木材檢查站,對從外地進入的松科植物及其產品進行嚴格檢疫檢查;在主要林區進山路口設立林木檢疫檢查站,對進山涉木材料進行登記、檢查,嚴防疫病松科植物及其制品進山入林。二是強化市場監管。森檢機構定期對轄區內車站及木材交易市場等木材儲運場所、建筑工地及木材加工企業等木材使用場所進行檢疫檢查。三是全面落實準入制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國內外松材線蟲病發生區調入松類苗木、木材及其制品。
3.2 嚴格普查監測,確保及時發現
一是做好全面普查工作。每年開展集中普查2次,春季為4—6月,秋季為9—10月。普查實行“誰調查、誰簽字、誰負責”,護林員是普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二是搞好定點監測。監測點配置必要的儀器設備,指派專人進行常年監測。三是實行逐級檢查申報制度。
3.3 搞好綜合防治,強化應急防控
一是采取綜合措施。詳細調查松褐天牛的發生、分布和危害情況,通過懸掛誘捕器、設置誘木、生物防治和藥物防治等措施,降低松墨天牛蟲口密度。開展死樹清理工作,提高林分抗御松材線蟲病的能力。二是提高應急防控能力。對檢疫檢查中發現攜帶松材線蟲的松木及其制品,一經確定,要及時進行除害處理;疑似病死松樹經鑒定確定后,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嚴禁擅自將松木運出疫區。
3.4 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
要把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將松材線蟲病普查、監測預報、植物檢疫、疫情防治等專項補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面提高對松材線蟲病的預防和除治能力。
3.5 加強宣傳培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廣泛宣傳松材線蟲病危害的嚴重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傳播識別、除治松材線蟲病的技術知識,做到群防群治。舉辦培訓班,對護林員、普查隊員、檢疫人員等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森防人員監測普查、檢疫檢查和疫情除治水平。
4 參考文獻
[1] 宋玉雙.十九種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簡介(Ⅰ) [J].中國森林病蟲,2005,24(1):30-35.
[2] 李娟,崔永三,宋玉雙,等.我國林業檢疫性和危險性有害生物新名單的特點[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5):42-47.
[3] 李娟,趙宇翔,陳小平,等.林業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及賦分標準的探討[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3):10-15.
[4] 郭國梅.松材線蟲病風險評價體系的建立及評估[J].現代農業科技,2015(8):182.
[5] 李淼.松材線蟲病傳播方式及預防技術探討[J].山西林業,2011(4):46-48.
[6] 李占鵬,李東軍,汪來發,等.長島縣松材線蟲病發生規律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02(3):15-16.
[7] 郭曉華,江丕文,昌恩梓,等.松材線蟲入侵損失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遼寧林業科技,2008(5):5-8.
[8] 宋玉雙,臧秀強.松材線蟲在我國的適生性分析及檢疫對策初探[J].森林病蟲通訊,1989(4):38-41.
[9] 韓陽陽,王焱,項楊,等.基于Maxent生態位模型的松材線蟲在中國的適生區預測分析[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9(1):6-10.
[10] 何龍喜,吉靜,邱秀文,等.世界松材線蟲病發生概況及防治措施[J].林業科技開發,2014,28(3):8-13.
[11] 王衛東.中國松材線蟲病風險分析[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4.
[12] 劉源崗,龍瑞敏.松材線蟲的快速檢測[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8):8926-8928.
[13] 王玉嬿,舒朝然,李海燕,等.松材線蟲病木快速檢疫技術的研究[J].林業科學,2000,36(5):59-62.
[14] 王明旭,張志飛,羅寬,等.松材線蟲快速檢測技術方法的比較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0(3):239-242.
[15] 孫錚,張吉,王榮,等.中國松材線蟲病現狀及檢疫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1(9):177.
[16] 高兆蔚.松材線蟲病發生及其綜合集成除治[J].華東森林經理,2010,24(4):11-14.
[17] 王卸芳,唐金生,童靜亮,等.林內計劃焚燒法在松材線蟲病防治中的應用[J].華東森林經理,2016,30(2):14-15.
[18] 李東軍,秦緒兵,邵文惠,等.山東省松材線蟲病工程治理技術規程[J].植物檢疫,2000,14(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