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曙光
摘 要: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對于體育教學是極其重要的。傳統的體育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人文理念不僅符合奧林匹克宗旨,更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需求。因此從根本上強化體育教學的人文性,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人文關懷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職 體育教學 人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42-01
一、體育教學人文精神的意義
以人為本來創造和表達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和價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沒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人文教育的民族是不健全的民族。教育的對象是人,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轉型期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新世紀的體育是健康生活的表現,體育應表達生而為人的意義?!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薄秾W校體育工作條例》也強調指出:“學校體育工作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边@既是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校體育的根本方向。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為中國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新目標,給學校體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人文性問題。學校教育面向的對象是學生,只有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出人文精神,“健康第一”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二、當前中職體育教學人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體育教學人文性認識不足
由于人文素質屬于人的綜合素質中的內在和精神層面,具有內涵性、相對穩定性等特點,其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體育教師容易重視運動技術而忽視自身形象的塑造,過分強調改造身體而忽視對主體素質的更新。加之在現代社會里,人的實用理性和工具理性過度張揚,過分強調“物化”而忽視“人化”、“社會化”,導致人的價值理性異化。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人文素質的優化程度稍遜于其專業素質的進步幅度,相當多的體育教師表現出文史哲知識不足,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進而影響到其人文素質的整體水平。我們知道,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正在進行重大改革,如果不從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師的文化素質,許多深層的改革舉措可能流于表層而收效甚微。體育教學人文理念的貫徹與實施,關鍵取決于體育教師的人文素質。
2.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忽視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把目光聚焦在學生的勞動價值與能力價值上,追求通過教學使學生的技術與能力獲得提升,而忽視了他們的生命價值。不可否認,學生的勞動價值、能力價值是實現其生命價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如果只停留在這一水平上,教學只滿足于這一層次價值的開發而不是以提升生命價值為目的,那就是在舍本逐末了。體育教學常常是由體育教師控制、一絲不茍、準確規范、明白清晰的流程。這種行為規范的合理性顯而易見,它包含著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容,但在很大程度上過分強調人的外在行為規范,導致對學生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活力、天性、追求、激情的壓抑。
3.教學內容的機械化、單一化
雖然體育教學改革有一定進展,但還存在著課程結構單一、教學內容滯后、教學組織形式古板、教法落后等問題,學生依舊無法對體育課產生濃厚興趣。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材特性和學生的個性,教師圍繞自己的“教”來主觀設計教學方法,為教而教,結果往往是千篇一律地重復同樣的教學程序,長此以往,抹殺了學生的個性,抑制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創造,重視激發學生的主動精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三、中職體育教學人文教育途徑
1.更新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突出對人文體育的關注
調查表明,現在大多數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觀念陳舊,人文精神缺失。如果要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必須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
第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采用等方面,都應考慮學生主體性的需求。對于學生個體性的差異,應該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應有的體育權利,促進學生自由、自主的個性化發展。
第二,中職體育教學中不但要重視體質的增強,更要關注心靈世界的塑造。體育作為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它是“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的完美結合,它揭示著體育運動背后的一種人類學現象,揭示著人與自然、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學校體育不僅應該注重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更應關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強健體魄的塑造是顯性的,對人心靈的影響和塑造卻是隱性的,但隱性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體育教師的榜樣、學生之間的團體運動合作和周圍的環境都會給人的心靈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如果體育教師不以身作則、學生之間缺乏互助精神等,就會對中職生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在體育教學中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體育教學既要注重體育技術教育,又不能忽視人文教育。過去體育教學大多數只停留在技術層面,忽視體育知識和體育精神的教育,所以一些條件較差的中職學校由于沒有室內體育場地,下雨天的體育課基本改為自習課,有些學校沒有體育教材,即使有也不上理論知識,以為只要在室外體育課練習了基本技能,體育課的任務就完成了。這樣培養的學生頂多也只是技術型,沒有理論的指導,將來很難進行經驗總結,很難上升到理論層面,不利于體育知識和體育精神的傳遞。
2.加強中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人文素質
在中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的素質是極其重要的,如果體育教師僅僅懂得體育技能,而沒有人文素質,那么很難培養較高人文精神的學生。所以,體育教師要加強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習,例如,學習心理學有助于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不同學生個體心理差異性,有利消除由于地位、年齡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代溝差異,縮短距離拉近思想以實現溝通;又如,學習教育學有利于教師充分利用教育教學規律,循序漸進,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有條件的學校應派體育教師出外學習交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人文知識的培訓;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研究,總結體育教學的規律,提高自身的素質。
參考文獻
[1]秦天鵬.中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4):193.
[2]彭瑞.加強中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J].體育師友,2009(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