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賢
摘 要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堅果之一,也是我國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核桃原產于我國,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十分廣泛,資源豐富。漾濞泡核桃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出仁率和含油量高,核桃質量好成為全國之首。漾濞核桃產業已經成為漾濞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支柱,但產品加工與營銷嚴重滯后,制約著核桃產業的發展。基于此,分析國內外核桃產業的發展狀況,針對漾濞核桃產業的現狀,探討當前漾濞核桃產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實現漾濞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 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發展對策;漾濞縣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49
漾濞泡核桃以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出仁率和含油量高、質量好而成為全國之首。2015年底,漾濞縣泡核桃種植面積已達3.5萬hm2,核桃產量達9 000多t,產值2億元,農民人均核桃純收入達2 227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 591元的82.1%,全縣有2萬多農民通過種植核桃擺脫了貧困[1]。2016年,全縣核桃種植面積有4.1萬hm2,產量2.4億t,產值達到4.2億元,占到全縣農業產值的85%以
上[2]。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人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漾濞核桃產業在林業產業中的重要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為核桃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研究和指導漾濞核桃產業的發展,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是漾濞縣發展經濟必然的選擇。
1 漾濞縣基本概況
漾濞縣位于東經99.98°,北緯25.68°,地處大理州中部點蒼山之西,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海拔4 122 m,最低海拔1 174 m,總面積1 957 km2,山區面積占98.4%。
漾濞縣有光明核桃生態園、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和茶馬古道保護區,緊緊圍繞突出地方特色、發揮地方優勢、改善生態環境的發展定位目標,以改善種植環境、保護歷史資源為出發點,著力提升人們的意識,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 漾濞縣核桃產業現狀
2.1 生產情況
漾濞核桃開始以自食為主,現在則發展成為漾濞唯一的出口創匯產品。全縣核桃產量由1979年的130萬kg,發展到2016年的2.4億t,價格由1979年的0.64元/kg,上升到2016年的15.8元/kg。漾濞核桃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其市場和發展前景看好。
目前,全縣以建成百畝以上的樣板基地73片,共計658.1 hm2,千畝以上的規模化基地4片,共計300多hm2,泡核桃種植總面積達2.6萬hm2,共計385萬多株。同時,漾濞還引進涵軒公司,投資500萬元營建萬畝核桃林基地;成立了漾濞大理核桃有限公司,引進北京營養源研究所核桃乳生產技術,投資400萬元,建立了年生產力
1 000 t核桃乳的核桃產品的深加工企業。
2.2 消費需求與市場供應
我國目前核桃產量只有27萬t,人均占有量0.23 kg,核桃出口量在10%左右。實際人均消費量僅為0.21 kg,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美國人均核桃消費1.1 kg左右。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核桃作為一種健康長壽、益腦補氣的食藥兩用產品將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
3 漾濞縣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科技意識薄弱,管理粗放
漾濞人民種植核桃的歷史有1 600多年,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是在房前屋后隨便栽,只栽不管。選育優良新品種,科學管理的意識薄弱,從而造成了核桃質量低下,樹體晚時,產量不穩低下,樹體病蟲害嚴重等現象。
3.2 宣傳力度不夠,推廣工作不到家
宣傳不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漾濞大泡核桃和其他優良品種宣傳不夠;二是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宣傳不夠,知名度不是很高,市場占有率相當低。推廣也存在兩個不足的方面:一是品種良種推廣工作力度不夠,現在還有很多群眾家里的樹林大,產量低,需要進行高枝換頭,老枝復壯或提純,更換品種等工作;二是技術推廣不全面,局限于局部群眾。
3.3 市場秩序混亂
在商品市場中,小商販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游客是沖著大泡核桃去的,可買回來的卻是鐵核桃,這無疑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大泡核桃的聲譽。
4 漾濞縣核桃產業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4.1 大力扶植核桃產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
栽培及經營的規模化、產業化是提高技術含量、增產增收的必由之路。就漾濞核桃生產現狀看,要促進規模化及產業化,必須通過大力發起和扶植農村核桃產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來實現。
4.2 大力促進漾濞核桃產業的良種化和基地化品種
良種化是核桃產業發展的生命,以核桃為主導產業大規模商品化開發,必須選擇優良品種。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核桃品種改良,產量與質量迅速提高,一躍成為世界核桃出口大國,使我國核桃出口受到巨大沖擊,國際市場占有率大幅度下降。只有實現基地化,才能有效解決漾濞核桃生產的小、散、亂、差現狀,推動育種、栽培、管護標準化和經營規模化,實現核桃品種、品質一致,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4.3 加強核桃產業品牌建設和傳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營養越來越重視,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成為人們消費的首選,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省份申請核桃綠色產品認證。同時,現代消費除了商品功能的消費外,更強調是心理方面的消費,從而使核桃產業的品牌形象相當重要。應通過本地核桃產業集團、機構,或者引進有實力的專業咨詢公司加強核桃產業品牌建設和傳播。
5 結語
核桃是一種生物資源,一種能不斷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源,一種能改善生態環境的資源,一種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資源。漾濞縣的核桃生產是當前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林業在新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本著突出地方特色、發揮地方優勢、改善生態環境的方針[3],建設漾濞縣的優質核桃商品基地,在其基地建設中積極發展無公害果園,生產綠色果品。今后應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漾濞核桃產業發展的方向,通過產業化,做大做強核桃產業,建設一個國內外知名的核桃大縣,給后人留下一個能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
參考文獻:
[1]郗榮庭,劉孟軍.干果研究進展(3)[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郗榮庭,劉孟軍.干果研究進展(4)[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丁輝榮.新時期云南農村工作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