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群
摘 要 隨著這幾年互聯網迅猛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的不斷進步充分向人們演示著讓生活更加簡單的實際效果,很多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的沖擊而不得不走向變通轉型的道路。作為信息發布的載體,傳統媒體行業首當其沖,在新媒體的興起之勢下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可以說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甚至是兩種不同的行業。然而其信息傳播的主要功能卻是一致的,傳統媒體想要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繼續站穩腳跟,與新媒體的融合勢在必行。
關鍵詞 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7-0123-02
如果要描述當今時代真正的特征,網絡二字就可以充分表達,對于傳統媒體來說,這兩個字卻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對于傳統媒體的依賴便越來越小,人們的精神生活已經遠遠不是電視報紙這些載體可以滿足。但獲取的方式卻更加簡單,一部手機便可以讓人們隨時隨地獲取各種感興趣的信息。這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卻是傳統媒體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這是一種競爭,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傳統媒體想要回到人們的視野,便只能向時代妥協,與新媒體融合。
1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概念
1)傳統媒體的范圍。傳統媒體的概念沒有新媒體概念那么模糊,其主要包括紙質媒體,比如以往每家每戶比較常見的報紙、期刊等,還有類似廣播、電視這種流媒體,相對來比較具備專業性媒體就是報紙與期刊,在信息的收集、整理方面都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在大眾之中的受歡迎程度也比較高,但形式比較單一,只有圖文形式的文章,但其信息的來源都是經過嚴格的審核,可信度非常高,在大眾之中的權威性也是非常公認的,而電視則不同于紙質媒體。在形式上比較豐富[1]。人們的喜愛程度比紙質媒體高得多。
2)新媒體的廣義與狹義。關于新媒體的概念其實一直以來也沒有明確的說法,第一次出現這個概念的時間要遠遠比人們想象中早的多,那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媒體行業人員提出的概念,目前新媒體雖然來勢洶洶,但卻并沒有劃分清晰的范圍,以目前大致上的劃分,新媒體是與傳統媒體種類對應的帶有信息傳播性質的載體,例如近年來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一些媒體平臺,例如微博、貼吧這種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的平臺,如今的新媒體是與互聯網緊緊聯系的概念,以及這幾年逐漸發展起來的自媒體平臺等,區別于從前人們生活中的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新媒體體現的是網絡化、新技術的媒體形式,在廣義上新媒體可以指新媒體聯盟,而狹義上則是各種媒體的融合。
2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
1)傳統媒體的優勢。(1)傳統媒體的權威性。長久以來的沉淀和積累使得傳統媒體在人們心中有著一定的權威性,例如報紙,其中每一條新聞的來源都是由工作人員親自進行采集,其信息的真實度經得起考驗,而且傳統媒體有自己專業的信息來源渠道,因此新媒體出現之前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獲取新聞的主要途徑,如今雖然傳統媒體的受歡迎程度降低,但卻不會因此影響傳統媒體在人們心中的信任度,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量過大,導致了信息質量無法得到相對的保障。使得傳統媒體更被人們信任[2]。(2)傳統媒體的專業性。新媒體是近幾年順應互聯網發展逐漸壯大起來的,但其底蘊并不深厚。而由于傳統媒體都是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其團隊建設相對完善,人員素質普遍較高,并配有專業的培訓機制以及考核機制,使得傳統媒體的行業工作者具有新媒體人所不具備的專業性和責任心,同時傳統媒體終究經過了長久時間的發展,形成了規模化的組織管理,每一個傳統媒體都有專屬的機構,每個媒體機構都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與運作系統,在信息的收集、處理、編輯以及最后的發布都有嚴格的程序及審核,這就極大程度上地保障了傳統媒體發布信息的準確性以及真實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確認了新聞的新鮮度,避免出現虛假信息或者不利信息對社會的影響。
2)新媒體的優勢。(1)新媒體的互動性。傳統媒體的單調形式以及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生活觀念,人們在使用傳統媒體的過程中只有聽和看兩種形式,也就是只能成為信息的接受者,新媒體的優勢就是人們在網絡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其中,在互聯網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更是可以成為信息討論者,信息的發布限制被解放出來,也是迎合了人們對自由言論的追求,同時在網絡上由于不需要親自現身,人們更愿意去傳播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些年來各種社區應用也為網絡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得網絡成為人人可以參與其中的自由世界。(2)新媒體的信息多樣化。新媒體的依托平臺是互聯網,而如今互聯網又主要以移動設備為主要載體,如今的時代特點是人人離不開智能手機,甚至有些人聲明如今的手機對人們的危害不亞于毒品,可見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而新媒體以網絡為載體,其形式千變萬化,例如人們在手機上對刷微博、朋友圈以及其他社交應用上投入的精力已經占據了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時間,而如今的互聯網傳播速度因為越來越快的網絡技術,是傳統媒體遠遠比不上的,在內容形式上,新媒體可以對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信息形式進行傳播,內容的豐富性更加受到現代人的歡迎,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內容會越來越精彩。
3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用于網絡開始普及,其實新媒體便已經開始發展,但受限于當時的技術原因以及網絡的普及度不高,并沒有對傳統媒體形成足夠的沖擊,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逐漸變得迅猛起來,尤其是近年來的發展更是讓人意想不到,新媒體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陣地迅速占領人們的視野,其發展咄咄逼人,自2011年智能手機開始大面積普及,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便逐漸向手機聚集,無論是新聞還是資料,都可以通過手機查找,而傳統媒體若是不改變自身的形式,便無法在此進入大眾的視線,在信息傳播的數量以及速度上,傳統媒體若想彌補自身的不足,只能選擇與新媒體融合。
4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實現融合與發展的建議
1)加強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各具特色,傳統媒體的工作人員在信息的采集、處理等方面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對媒體行業的相關規則也更加熟悉,例如期刊編輯對各類文章的編輯、校對在專業性上非常出色,但在新媒體行業對于互聯網環境的規律和網絡技術都具有比較高的要求,這對于傳統媒體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說卻是一塊短板,而對于新媒體的工作人員來說在信息處理的專業性上遠遠比不上傳統媒體采編人員,因此要想促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培養綜合性人才是至關重要的[3]。
2)建立新媒體產業聯盟。傳統媒體具備的優勢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想順利完成與新媒體的融合,就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新媒體產業聯盟。也就是集合傳統媒體與網絡技術的優勢,由傳統媒體機構提供強有力的內容支持,在技術方面由網絡媒體企業提供支持,再聯合網絡運營商形成強強聯合,這也是目前已經逐漸普及的融合方式,各方發揮自身的長處,相互支持又共同承擔相應的風險。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新媒體的興盛時代,版權是一項值得討論的話題,現行的版權法律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如今的需求,版權的保護難度因為網絡的信息傳播速度增加了不少,首先就是在網絡上的信息轉載問題,很多媒體以及個人在網絡上發布的信息被擅自轉載使用,使得原創作者的著作權受到侵害,但以目前的相關規定并無法形成有效的保護,而以現在的信息傳播也難以劃分著作權的歸屬,因此完善著作權方面的法律制度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4)政府方面加強支持力度。新媒體的發展速度往往出人意料,而傳統媒體的適應速度卻是很難跟上實際要求,因此在新媒體的融合方面需要政府部門進行宏觀上的引導,在新媒體的市場發展中,制定相應的規定與制度,例如在信息發布上的標準,在真實度以及實效性上加以控制,同時加強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支持力度,在相關技術方面給予傳統媒體更多的扶持,使得新媒體的發展與傳統媒體的發展逐漸形成優勢互補,加快融合的速度。
5 結論
總而言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行業的突破,傳統媒體的價值是新媒體無法替代的,而新媒體的優勢也同樣是傳統媒體遠遠不及的,傳統媒體雖然收到了網絡發展的沖擊,但卻無疑不是一個進步的機會,結合二者各自的優勢和特色,讓傳統媒體重新煥發出生命力是具備非凡意義的,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取長補短,同時堅持傳統媒體自身所特有的魅力,成就傳統媒體進入新的發展歷程,這才是媒體行業未來正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馬銓,包圓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競合與突破——第三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媒體融合發展臺長論壇”綜述[J].東南傳播,2016(1):1-3.
[2]柳邦坤.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問題探析[J].今傳媒,2015(1):70-72.
[3]鄒祥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與策略[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