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龍
摘 要:小學六年級數學是由形象的小學數學向抽象的初中數學過渡的重要階段。那么,如何將形象的小學數學和抽象的初中數學自然而然地連接起來呢?教師合理的教學方法是連接形象的小學數學與抽象的初中數學的重要紐帶。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淺顯論述小學六年級數學的一些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小學六年級數學不僅是對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總結回顧,而且也是由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數學向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初中數學過渡的重要階段。小學六年級數學的難度相比于小學低年級數學而言猛然提升了一個層次。因此,部分教師覺得六年級數學難教,部分學生覺得六年級數學難學。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部分教師之所以覺得六年級數學難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部分學生之所以覺得六年級數學難學,也是因為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當。那么,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究竟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呢?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下面筆者將在借鑒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小學六年級數學的一些教學方法。
一、趣味教學法——提升成績的觸發點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高效學習的不竭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學習效率自然而然也會節節攀升。在小學數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采取趣味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中的“分數乘整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視頻,視頻的最后向學生提出了一道數學問題,即分數乘整數的數學問題……教師在立足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心智水平,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將教學方法趣味化。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數學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會逐步提升。由此可見,趣味教學法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觸發點。
二、歸類教學法——梳理知識的出發點
分門別類地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當學生將學過的各種知識分門別類地梳理之后,他們就會在腦海當中形成一套自己建構的知識體系。學生分門別類地建構知識體系進行學習,他們的學習效率毫無疑問也會步步提升。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新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對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歸類、梳理。仍然以教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乘法”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的時候,可以有效利用歸類教學法將分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歸類進行教學。因為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的意義非常清楚了,所以通過歸類學生就會更加透徹地理解并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以新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讓學生學會了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的學習方法,并實現了溫故而知新之目的。由此可見,歸類教學法是教會學生梳理知識的出發點。
三、分層教學法——培優轉差的著力點
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是培優轉差的主要方式。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情,進行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能有效提升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步實現培優轉差的目標。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情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教師要通過實施分層教學穩步實現培優轉差的美好初衷。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查看學生以往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專項測試、批閱學生的作業以及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教師在詳細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學情之后,再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分層教學目標,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夠有所收獲。教師為了完成分層教學目標,必須設計相應的分層練習題目和分層課堂作業以及家庭作業等。教師以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基礎,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依據,對學生實施了富有成效的分層教學。由此可見,分層教學法是培優轉差的著力點。
綜上所述,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采取趣味教學法,讓趣味教學法成為提升學習成績的觸發點。教師要立足新的教學內容,采取歸類教學法總結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讓歸類教學法成為梳理知識的出發點。教師要全面了解實際學情,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分層教學法,讓分層教學法成為培優轉差的著力點。當然,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遠遠不止這些,比如還有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總而言之,教師要讓合理的教學方法成為連接形象的小學數學和抽象的初中數學的紐帶。
參考文獻:
[1]江智敏.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及優化建議淺述[J].新課程,2016(5).
[2]吳志祥.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科學,2016(11).
[3]張吉華.淺談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J].讀書文摘,2016(2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