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華
摘 要: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促進聾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能積極促進聾生健康成長。良好的班集體使低年級聾生盡快適應環境,養成刻苦學習的精神。只有根據聾生的心理特點及時進行各方面教育,才能盡快組織一個具有良好風氣的班集體。
關鍵詞:低年級;建設;班集體
一、班主任做好新生入學工作
我校聾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來到學校聾生有的新奇,有的懼怕,還有的帶著鄉村的野性,班主任則要熱情接待家長及學生,使他們感到老師是可親可敬的,這樣就拉近了與聾生的距離,能更好地了解他們,讓他們很快適應環境,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共同開展課內外活動,讓學生互相認識,建立友好關系,認識到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并建立聾生的積極性,建立榮譽感,幫助別的同學就有小紅花,做得好就有小紅旗,寫對了一個拼音就有掌聲鼓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二、不斷了解、研究聾生,使其個性與共性相結合
班主任通過家長初步了解學生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致聾原因、性格、愛好、特點等問題,并有意識地觀察培養班干部,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愛玩、有的愛跳、有的愛學、有的愛鬧,班主任在不斷教學中抓住了他們的個性,一方面發揚,一方面要融合,例如:閆×同學好動,學習成績一般,那么在排座時就可將好靜的同學排在他前后,并且有一名成績好的學生,這樣可以讓他靜下心來,可以讓他學起來。又例如:閆×模仿力強,又特別幽默,這就可以在課內外活動中,讓閆×帶領學生玩一些有趣的游戲,學生的個性在生活中融合成共性,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互相學習,使班級形成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樹立良好的班風
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它是班級絕大多數學生言論行為和精神狀態的一種傾向或表現,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與否對班風的好壞起決定作用。良好的班風能促進班集體形成和發展,而且又對每一名聾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對聾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要有一雙犀利的眼睛,只有先發現才能進行思想教育,這樣良好的思想品德才會發揚和保持。不良行為也會及時糾正,班風不是一天兩天建立起來的,它是一個持久戰略,用一些小物品的獎勵加以鞭策效果更佳。前幾日,一年級學生參加了七年級入團儀式活動,一年級聾生看到團徽羨慕不已,班主任則適時進行教育,只有好好學習,講文明、講禮貌才能加入少先隊,然后長大了加入共青團,要是做得不好,就不能入團戴團徽了。學生一連幾日坐得端正,字寫得工整,但由于聾生遺忘快,班主任要提醒他們,慢慢形成養成教育。
在不斷的學習生活中利用言傳身教相結合起來進行思想教育,其中班主任的素質也是這樣,聾生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而且惟妙惟肖,班主任的思想行為對待事物的態度,對學生都起著重要的影響,正人先正己,只有班主任自己先做到,才能使學生信服,才有力量感染和熏陶學生。教師要教導學生什么是真善美,教導學生怎樣去反對假惡丑,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更具說服力,教室地面上有一片紙,班主任不聲不響拾起來,什么也不說,第二次又拾起來,放在垃圾桶,那么你就會發現,地上的紙少了,即使有,學生也先行一步,然后朝你回眸一笑。班主任用完了學生的東西,不忘說“謝謝”,不小心碰到了別人,不忘說“對不起”,那么學生在有意無意中就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隨之班級逐漸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
四、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培養、選拔一支班干部隊伍
良好的班集體離不開骨干力量,班主任要用慧眼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進行培養,然后各盡所能、各盡其職,班級很快就有了條理,并且班主任要對班干部不斷提出新目標、新要求,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時刻注意他們的思想動向,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要提出比普通學生更高的要求。
五、組織班會,注意主題要有針對性
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對于聾生遺忘快的特點,班主任可選擇具有針對性的主題進行教育,使其留下深刻印象,得到啟示,產生影響,這不僅可以促進班風的早日形成,而且還會提高聾生的思想品德和學生的積極性。班會的組織加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可見基礎的重要性,在一年級時,班主任就能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那么對聾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