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桑次仁
摘 要:西藏牧區學生長期處在聽、說藏語的環境中,在上學后才慢慢接觸漢語文,學生漢語文的基礎較差,閱讀和應用的能力比較薄弱。對西藏牧區小學漢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對提高學生的漢語文作文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西藏牧區;小學;漢語文作文;教學分析
西藏牧區小學漢語文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責任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從而達到漢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對西藏牧區學生基本情況和寫作水平進行分析
1.西藏牧區學生漢語文掌握情況
西藏牧區學生在聽、說藏語的環境中成長,沒有過多接觸過漢語文,在上學后才逐漸接觸漢語文,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基礎能力方面較差,但是漢語文屬于語言性學科的一種,對各項基礎能力的要求較高。基于此,教師在進行漢語文作文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制訂最佳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快、更好地學習漢語文。
2.西藏牧區學生寫作水平
學生對漢語文的掌握情況較差,導致寫作能力偏低。以語文基本能力和素養為標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的漢語文基礎比較差,在字音、詞語、語法以及文化常識等方面積累較少,對相關知識點理解不透徹,從而不能在寫作中進行合理使用;(2)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偏低,無法獨立對一些文章進行理解;(3)學生雖然能夠寫出一篇作文,但是大都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語句不通順、標點符號使用錯誤以及措辭不當等。
二、西藏牧區漢語文作文教學措施分析
1.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
充足的詞匯量是漢語文作文教學的關鍵所在,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詞匯并且對一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將無法寫出一篇規范的作文。基于此,教師需要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更多的詞匯,與此同時需要對詞語進行明確的解釋,使學生真正理解其意思,之后讓學生使用詞語進行造句,教師對學生的句子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從而在寫作過程中合理、正確地進行應用。
2.培養學生多寫的習慣
不斷的寫作練習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較大的積極作用,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形成多寫的習慣。例如,教師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將當天有趣的事情或者自己的學習情況用文字表達出來,在剛實行時學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此時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進行細心的指導,讓學生逐漸對寫日記充滿興趣。在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進步時,教師需要對學生提出表揚,激勵學生繼續堅持寫的習慣,此時教師可以每兩天為學生設置一個簡短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在課下完成,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認真的閱讀和改正,對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集中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其有深刻的印象,避免以后在寫作過程中出現同類問題。
3.在漢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活動
如果教師在漢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在講解完成后就讓學生進行寫作,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對漢語文作文的學習逐漸失去興趣,無法達到教學目標。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活動,例如,教師根據記敘文或者小說的內容為主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對文中的角色進行分配,讓學生通過表演過程對其中的意思進行更深入的理解。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對漢語文寫作學習充滿了興趣,并且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的詞匯。再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詩歌朗誦比賽,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漢語文掌握情況選擇相應的詩歌,給學生一周的練習時間,一周后在課堂上進行朗誦比賽,在學生朗誦完成后教師需要及時做出評價,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頒發獎狀。上述教學活動使傳統單一的教學過程得到了豐富,對漢語文作文教學效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4.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個性化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主要有豪放型、清麗型、質樸型、簡明型、情辭意濃型以及詼諧型等。教師在漢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語言,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
5.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目前,多媒體設備在各科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師在漢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設備,對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
總之,筆者對當前西藏牧區學生漢語文掌握情況和寫作能力的水平進行了說明,并且對如何更好地進行漢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培養學生多寫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教學活動以及使用個性化的教學語言等措施,希望西藏牧區教師可以借鑒上文內容對漢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從而使漢語文作文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穎.略談小學作文中語言表達能力和修改能力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4).
[2]羅清芝.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索[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9).
[3]郝秀鵬.在語文教學中寫、修、改怎樣做到一體化[J].速讀(下旬),2014(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