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明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也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使其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的教學。因此,提升小學生的拓展閱讀興趣,學習更多有趣的知識成了新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提升能力;環境
教材中的課文屬于課內閱讀,拓展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續。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一方面可以將自己在課上學到的東西用于現實生活中,學會知識的遷移;另一方面,可以開拓小學生的視野,收獲更多有趣的課外知識,讓語言變得豐富起來,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意義
1.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是學生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充滿好奇。教師教授知識時,可以用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言語間可以提到一些課本之外的有趣文字,讓小學生有興趣去學習其他書本上的知識,開闊小學生的眼界,增長見識,讓語言變得豐富有趣,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
拓展閱讀是閱讀的延續,閱讀是拓展閱讀的基礎。讓小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人品格,接觸不同風格的作品,拓展小學生的思想與視野,讓他們增長見識,接觸更多有趣的思維方式。拓展閱讀可以讓小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理解得更加牢固,更加有深度。
3.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
寫作也是小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之一。拓展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小學生不再局限于課本。通過大量的拓展閱讀,小學生收集到了有趣的文字表達方式,提高語言組織能力,除去了寫作時詞語匱乏的弊端,培養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小學生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措施
1.重視閱讀課程
家長的觀念比較老舊,認為課堂作業是很重要的,作業完成了才可以繼續做別的事情,因此走入了一個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誤區,忽視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拓展閱讀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堂下,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無論是在未來與人的交往溝通中,還是在寫作過程中,都有積極的作用。拓展閱讀的書籍越多,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眼界更加開放,對文化也會產生一定的積累。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要讓小學生對知識提高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拓展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保證閱讀質量
小學生在進行拓展閱讀的時候,教師家長要在旁邊進行指導。并不是說讓家長和教師去干預學生應該讀什么,不應該讀什么,而是看學生對什么有興趣,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現如今,電子設備應用廣泛,電子書也有很多,小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首先應該選擇紙質版圖書的閱讀,因為電子版的書籍總會有一些不好的信息在傳播。如果看電子版的書籍,家長應在一旁負責指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在閱讀一本書籍的時候,可以反復仔細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可以就一句話想想,這句話蘊含了怎么樣的情緒,教師和家長要做好引導的工作,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句大聲朗誦出來,或者可以用筆記錄到本上,提高語感,積累詞匯,為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該把精力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不應該只喜歡表現好的學生,忽略表現不好的學生。學生要勇于表現自己,不要感到拘謹,學生只要有了自信心,就會主動去閱讀了。
3.擴展閱讀內容
小學語文課本是專家仔細研究之后編寫的優秀作品,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不僅要讓小學生理解課本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對課外的知識產生興趣,豐富拓展范圍。處于小學生階段的學生,屬于成長期,文化知識比較欠缺,閱讀理解能力相對低下,這就需要教師搜集更多的課外知識,來加深小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拓展閱讀的時候可以舉一反三,感悟中國文化語言的魅力。拓展閱讀應該是有趣的,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閱讀是思想和語言交流的媒介,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拓展很多渠道,創建閱讀交流的多種方式,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閱讀培養。
4.營造閱讀環境
閱讀的時候,如果環境很嘈雜是很難靜下心去仔細思考的。因此,拓展閱讀要有良好的閱讀環境,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課堂上的氣氛要輕松活躍,教師的態度要和藹可親,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有效地讓小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盡可能地不要只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傳授,傳授過程中要增加一些課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結合起來,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閱讀也越來越受重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語文素養的提升和培養寫作能力。相信通過重視閱讀課程、保證閱讀質量、擴展閱讀內容和營造閱讀環境,可以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讓閱讀幫助小學生打牢語文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弘.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實踐與探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2).
[2]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賀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