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椰
摘 要:“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這就首次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社會發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眾所周知,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學前教育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落后,人們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存在很多誤區,這就造成了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存在諸多的問題,如何正確地認識問題,發現問題的根本,正確地解決問題,就成了眾多幼兒園教師關注的重點,本文將對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意見供大家學習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現狀;反思
一、什么是幼兒園教育
幼兒園課程是根據3到6歲兒童的學習特點、發展特點來設計并編輯成教學活動的內容。幼兒園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1)學科: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禮儀習慣等;(2)活動:為兒童安排各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3)經驗: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所提供的有益經驗。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我國幼兒園教育現狀
1.師資匱乏,教師流動性高
目前,我國的嬰幼兒教師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識,不少家長只是把幼兒園當做托兒所,不能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幼師學校建設不足,幼兒教師流動性高不僅影響幼兒保教質量,對教師地域構成、幼兒園管理組織的穩定、幼教政策制定也帶來沖擊,給學前教育事業帶來諸多不利。
2.教學方式單一
學前教師工作任務重、待遇低、科研能力有限,國家對學前教育投入不足、科研支持力度不大等,主客觀因素導致幼教研發成為短板。課程設計上,幼教課程具有可復制性,高研發投入難以帶來壁壘性競爭優勢,導致園所研發積極性不足,課程同質化嚴重。
3.教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
幼兒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是適應城市學生的,這就造成不同地區的教材同質化的通式,教學內容不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發生變化,而一味地跟著教材走,無疑增加了部分地區孩子認知上的難度。
4.國家財政投入力度嚴重不足
2010年之前,學前教育一直都相當于“沒奶的孩子”。數據顯示,至2010年底,學前教育的政府投入僅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3%,發達國家是10%,甚至連非洲國家都有3.8%。由于國家對學前教育幾乎沒有投入,地方政府的投入多具象征性質,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三、針對我國幼兒園教育現狀的若干意見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盡快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
2016年,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一項議案:修改義務教育法,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圍。九年義務教育之所以得到大力的推廣,就是因為它得到了國家法律的支持,可見,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之中,增強國家的立法,從法律角度為幼兒園學前教育提供保障,是完善幼兒教育的基本。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的基礎,想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幼兒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就要從教師隊伍出發,打造專業性強的幼兒教育主力軍。首先,國家應當加大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相關的國際化專業知識考核,使幼兒教師專業化、職業化。另外,國家應當將幼兒教師納入教師職稱中,尊重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除此之外,應當加強教師的階段化考核,分等級評定職稱,確定薪資,這能夠極大地鼓舞幼兒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最后,教育機構和學校之間需加強聯系,在日常教學中多交流、多探討,相互借鑒和學習,使自身更加專業。
3.實行多樣化教學
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其活動主要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做出的選擇。強烈的興趣是引導幼兒活動、學習的有力保證。因此,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應當挖掘切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和活動內容的興趣點,抓住幼兒的好奇心,將其引入到活動中。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設計出他們都喜愛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更加順利。例如,幼兒天生對游戲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中進行合理的教學游戲比賽,將游戲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能極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滿足其好奇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制定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認識高樓大廈”的教學部分,由于鄉村的孩子對高樓大廈形象模糊,教師可以把內容改成小鎮上的房舍。這樣就極大地增強了孩子對于教學內容的親近感,使教學內容更加易于接受。
總之,我國的幼兒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國家和幼師在學前教育中都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各司其職,共同為我國幼兒教育貢獻應盡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胡媛.基于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馮曉霞.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J].學前教育研究,2012(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