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琴
摘 要: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學生開始認識世界的語言基礎,在小學的語文學習中,由最初學習的拼音到字、詞、句的學習,到最后段、篇、章的學習。小學的課本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教學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也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結合教學經驗,談一下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經驗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遇到過很多學生,有的學生很調皮,也有的學生很聽話,也很貼心,但不管怎樣,在教師的眼里也是孩子,都是可愛調皮的孩子。所以在教學中,我會注意觀察他們在課上和課下的表現,并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安排教學。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愿意融入課堂教學的基礎,所以在課堂的教學中,我一般會在課前做一些小游戲,讓學生的思想都集中到課堂的教學中來。例如,在講到《風箏》一課的時候,我會專門抽出半節的時間,帶著學生親手做風箏,讓學生體驗做風箏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做風箏的時候,我會將學生分組,幾個學生一起做風箏,我也會幫著學生一起做風箏,讓學生在風箏上描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這樣學生在做風箏的時候會更加有興趣。與此同時,拉近了我跟學生之間的關系,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等學生做好風箏的時候,再讓學生拿出課本,讓學生讀課文。有條件的時候,當然也可以帶著學生去野外或者廣場放風箏,讓學生體會放風箏的感受,這樣學生在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很強烈的認同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一個組織者,引導學生快樂地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加相信教師,也讓學生更愿意學習該教師的課程。在學校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個學生如果喜歡教師,也會很愿意上這個教師的課程,這個科目的學習成績也會很好。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學形式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比較愛動,想象力比較豐富,所以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游戲和辯論賽等,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例如,在講到《和時間賽跑》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組,給每組的學生進行觀點分配,讓學生去找相應的材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小學生相對來說比較聽話,對教師布置的任務比較上心,他們會盡全力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資料,從而完成任務。當學生進行辯論賽的時候,教師要制訂相應的計分規則,學生在進行辯論賽的時候可以根據計分規則進行適當的分數加減,這樣學生在辯論賽的時候就能夠全力以赴。當辯論賽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鼓勵,并且對所有學生的努力給予肯定,讓學生能夠在思想上有所認同,心里充滿關愛。最后,教師要能夠將課程內容導出來,讓學生能夠學會其中的描述,包括一些字詞句的理解。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有關字詞句的用法,也讓學生領會到時間對學生的珍貴,激勵學生好好學習、珍惜時間。同時在辯論賽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明白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整合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清晰
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教學形式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學內容也很重要,將語文學習的重點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確讀寫訓練的要求,讓學生有重點地進行閱讀。例如,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學習中,作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作文除了要用到大量的詞匯,也要用到一些優美的語句。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能夠帶領學生進行有重點的閱讀,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在閱讀中,要將精讀和略讀相結合。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文章的整體感更強。在語文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各單元之間的聯系,前面單元基本上是后面章節的鋪墊,章節之間是相互照應的。所以在講課中,要讓學生明確這一單元的重點在哪里,主次分明,這也讓學生學起來比較簡明。課文的學習也是如此,要讓學生明白在該課中學到了什么,學生應該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時候就會比較清晰,在以后的考試中也會更好地運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能夠合理地梳理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點,從而更加清晰地學習,也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作文寫作打好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借鑒優秀的教學經驗和案例,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的教學,為培養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夔香.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學智慧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
[2]齊文輝.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