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斌
【摘 要】小學階段,班主任如何更好地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這是當前階段小學素質教育的新需求,同時也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本文就對于小學階段,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這一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班級工作 一個班級幾十個同學,由一個班主任來帶領,當今的管理指的是科學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需要技術,要的是效率。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主導,也是各項管理工作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對于學生身心發展意義重大。因此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促進小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一、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小學生班主任,必須意識到,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必然出現與過去的學生有所不同的情況,他們的身心發育更為成熟,個性也更加鮮明,這些恰恰是當今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會遇到的挑戰。總的來說,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重點可以列舉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小學班主任是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認真完成基本的授課任務,還應耐心地幫助學生們培養對待學業的良好態度,在實踐中發掘學生們獨特的潛力和特長,使同學們有意識地去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其二,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引領者,應有意識地培養班級管理隊伍,制定適合小學生的獎懲制度,并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組織,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其三,小學班主任是孩子一生中的啟蒙教育者,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教導十分重要,老師需要用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端正的品行為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綜上所述,推進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創新與實踐,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在新課標的發展要求中,小學管理工作應當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發展水平,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道德品質。小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班主任作為他們日常學習中接觸時間最長的人,再加上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是非觀正在形成的時期,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關鍵的模范帶頭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掌握班級管理藝術,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小學班主任既是班級的管理者,也是班級的任課教師,為了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班主任不僅要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更要注重管理方法,借鑒和創新教學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對小學班級的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進步和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是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在管理學生過程中,教師能夠把自身掌握的教育理論知識和修養,傳播到學生身上,通過自身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成績,使得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取得顯著的效果。三、小學班主任管理陽光操作當今社會提倡“陽光工程”、“陽光政府”,在班級的管理上也應進行“陽光操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班級管理過程要公開透明,讓廣大學生感到班集體的溫暖。因此,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及班級決策過程中要實行全程公開,增強民主意識,平等待生,要通過建立民主、平等、公正的秩序,來推進班級工作,強化學生的民主、平等、公正意識,有益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也有益于學生一生的發展。讓陽光操作指導班級管理。在班干部選拔活動中,如果班主任僅憑自己的一廂情愿去指派某個同學擔任某一職務,其結果不大盡人意,同學之間的了解比老師細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否以身作則走帶頭作用,學生心中比老師更為清楚。因此,班干部的產生宜采取“競選”的辦法,效果比較好,先把班級職位分開,讓有意擔任某一職位的同學發表“競選”演說,當眾介紹自己的優勢,“施政”見解和方針,然后由全班同學根據該生實際表現公開投票表決,這樣產生的班干部,說服力強,威信高。對于不合格者及時撤換,班主任還應組織同學對班干部進行監督,定期評議,達到人人能管的班級管理理念。四、小學班主任要針對個體差異化管理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十分注意學生的個體性和差異化。尤其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生內心十分敏感、脆弱,其個性差異化十分明顯。這就需要班主任十分關注班級里的部分特殊學生,給予他們同樣的關注和關愛,幫助其融入班級大家庭中,和其他學生建立友誼,從而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因此,筆者在結合自身教學案例的基礎上,針對差異化管理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抓大放小,循序漸進。我們經常會發現部分小學生喜歡做各種小動作,如亂涂亂畫,與同桌講話,喜歡插嘴等等。這一方面反映出學生自身對課程學習興趣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教學中未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那么針對這類學生,班主任要首先肯定他們的優點,要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抓大放小,循序漸進,幫助他們揚長避短,慢慢進步。2.配合家長,共同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在小學生教育過程中缺席的話,將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做好班級管理的同時,也要重視與家長溝通交流,與家長配合,一起完成對學生的教育。例如,有些學生經常出現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或完成質量不好的情況,這就說明該學生的家庭教育沒跟上。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有必要和家長進行深入地溝通,并且定期將學生的學習計劃、課程作業和在校情況以短信的形式告訴家長,從而督促家長和老師一起促進學生各方面的進步。五、教師起到帶頭的作用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將自身的示范作用和帶頭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逐漸感染學生,從而提升管理的效果。作為教師應當從各個方面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并且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管理。管理上教師要將自己的愛心和耐心等全部都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從而從情感角度來感化學生,讓他們能自覺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去。總之,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不同的個體,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班級管理藝術。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關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探索更是沒有止境。班主任只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研究、不斷創新,才能找到符合班級實際情況的科學的班級管理技巧。 【參考文獻】[1]高祥.試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1,(7).[2]徐偉萍. 探究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優化路徑[J].江西教育科研,200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