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素娟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朝著多樣化、豐富性的方向發展。而國學經典作為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精髓,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多種興趣,并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國學經典中不僅涵蓋了一些理論知識,更將實踐部分融入進去,成為了小學生創新精神挖掘的關鍵。因此,本文從國學經典的特征入手,對誦讀的重要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重要性
在初初步入社會的小學階段,學生興趣養成與學習目標的確立是非常重要的。國學經典中包括了我國幾千年來文化的有益內容,也能夠為小學生的生活帶來充實感。例如:《論語》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栋偌倚铡房梢栽黾铀麄兊淖R字數量等等。我們可以以“誦讀”的方式將內容灌輸給學生,以達到人文素質培養的目的。
一、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一)創設氛圍、培養興趣
氛圍的創設與興趣的培養是國學經典誦讀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首先,許多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內涵可能還不是非常了解,在認知方式上仍有著一定的欠缺。因此,教師在誦讀之前應該將形式豐富化,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條件下予以疏導。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國學競賽活動”,并在每周五進行評比。學生要在誦讀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故事,將一周的內容整理好,制作成板報的形式。以《論語》為例,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來講,學生可以在旁邊將語氣助詞“焉”的意思標注上,并對整句話進行翻譯。同時,為了增添板報中的趣味性,還可以在另一邊畫出三個并排的學子,以便他人理解。教師將學生們的手工報都集中在一個版面上,學生們在上課十分鐘之前可以進行大聲誦讀,也可以默讀。這種情況下,會使得國學經典的學習氛圍更加輕松。和諧,具有童真性,也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激起他們的興趣。
(二)科學引導、提高誦讀效率
國學經典誦讀不只是令學生的語言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一些道理。因此,教師要選用合適的誦讀方法,進行科學引導。例如:教師可以先對誦讀的背景進行介紹。以“三字經”為例,教師將其中幾個非常典型的故事講述給學生,并為他們說明作者的時代以及當時的創作心情,使學生充分的投入進去。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在“孔融讓梨”、“懸梁刺股”等故事背景下配上音樂,令學生按照課本內容逐字逐句的跟著誦讀。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使得他們的情感更加豐富,能夠弄懂其中的真正含義。因此,只有科學的引導方式才能夠體現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三)養成人文精神
國學經典誦讀同時也有利于人文精神的養成,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而不是集中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傳統的小學授課中,通常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這種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但國學經典的誦讀不同,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他們內心的豐富作為重點,體現人文關懷。尤其在現代思想混雜的社會中,引導學生正確理念的形成已經成為了誦讀中的主要任務。以“弟子規”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為例,教師首先可以以“談話”的方式將學生們帶入主題,詢問他們在家中是否做到了孝順父母,在學校中是否做到了尊敬師長。如果認為自己能夠做到,就要將具體的事例說出來。學生兩兩分為一組,其中一個人誦讀這句話,另一人講授實際做法。兩人以不斷交換的方式進行記錄,看哪位同學的事跡更豐富、做法更令人記憶猶新。教師留給學生15分鐘的自由誦讀與討論時間,結束后每個小組要派出一名代表來進行總結,再在全班的范圍內進行競選,選擇出一名獲勝者給予獎勵。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將誦讀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了一起,令學生能夠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促進人文精神的養成。
(四)繼承傳統文化
國學經典誦讀也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國學內容進行反復的篩選,做出最有利于學生的選擇,將其中優越的知識內容傳遞給他們。例如:教師可以發展多樣化的誦讀方式,優化學生的閱讀結構。首先,可以在班級內進行“輪流誦讀”,每位學生拿出自己喜歡的經典內容來誦讀。如果在誦讀中遇到錯別字的情況就要坐下,下一名同學來承接,以此循環,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實現傳統文化與國學誦讀相結合。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兩個大組,其中一組誦讀“孝經”。另一組同學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將內容講解出來。
二、國學經典誦讀的特點
在小學階段,國學經典的誦讀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大聲的將內容“說”出來,并做到“吐字清晰”。這樣才能夠實現與經典的“相通性”。第二,對誦讀的速度沒有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才可以實現“口腦”融合,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第三,誦讀的針對性。教師要依照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來選擇對應的讀本,既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也能夠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
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的誦讀對小學生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環境,充實了他們的知識體系。其次,國學經典誦讀也是人文精神養成的必經之路,教會學生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以謙虛、寬容之心來理解。最重要的是,誦讀國學經典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繼承,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袁英.論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教學中歷史觀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22)
[2]岳連生,黃國棟.小學生如何進行國學經典誦讀[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5(11)
[3]記者,江蕓涵,實習生,熊博.成都中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N].四川日報,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