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涼
摘 要:廣東省業余體校排球技戰術水平比較高,競賽成績較好。但是,在五局三勝制硬式排球比賽的決勝局,運動員體能下降較大,難以保證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因此,如何在技戰術訓練時提高排球運動員的體能,保證整個賽程的順利完成,是很多教練員和研究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廣東省 青少年排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252-02
該文作者通過對廣東省排球運動教練員調查發現,廣東省技戰術水平比較高,但是,在比賽后期階段,運動員體能下降較大。該文作者對廣東省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從而找出目前廣東省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對不足之處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從而提高廣東省排球運動員的體能水平,進而更好地提高廣東省青少年排球競技水平,促進廣東省競技排球運動的發展。
1 研究結果與分析
1.1 廣東省體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現狀
調查顯示,目前廣東省體校訓練內容的安排,對一般體能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和技戰術訓練均有涉及。體校的排球訓練,主要是周一到周五下午3∶30~6∶30的時間,周六8∶00~12∶00。周訓練時間大約19個小時左右。除了比賽等特殊時期,訓練時間基本相同。訓練以周訓練為單位,目前廣東省體校排球訓練中,一般體能訓練占到訓練比重的10.53%;專項體能訓練占到訓練比重的21.05%;技戰術訓練占到訓練比重的68.42%。從課時安排上,符合《中國青少年排球教學訓練大綱》關于體能要達到整個訓練比重的30%左右的標準。因此,廣東省體校排球運動訓練體能訓練課時安排是科學的。
1.2 廣東省體校排球運動一般體能訓練內容安排狀況
一般體能訓練由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幾項素質構成,它們所占的訓練比重大小,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此項素質的重要程度。所有的教練員比較注重力量和靈敏素質訓練,其次是速度素質,有兩名教練員注重耐力素質,而僅有一名教練員注重柔韌素質的訓練。
1.3 一般體能訓練方法應用狀況
不同的體能素質,教練員會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具體情況見表1。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廣東省體校一般體能訓練方法運用還是比較合理有效的。但是,缺少目前較為受到學者、研究者更為認可的核心力量訓練、小肌肉群發展訓練等先進的體能訓練方法。以核心力量訓練為例,它是力量傳達的中樞,它的強大和平衡性良好,更有利于力量的發揮和傳達,從而更有力量、更有速度的完成技術動作。
1.4 廣東省體校排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內容安排狀況
彈跳力、揮臂速度、位移能力、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是重要的排球運動專項體能。從調查結果來看,教練員較為注重專項體能的訓練,尤其是彈跳力、揮臂速度和位移能力,但對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重視程度較低。見表2。
1.5 專項體能訓練方法應用狀況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專項體能的訓練方法運用較少,對專項體能訓練效果有一定的制約。這些方法,也是較為傳統的、普通的訓練方法,多次使用之后難以對運動員起到新異刺激。教練員需要注重新型體能訓練方法的學習和使用,比如目前世界較為先進的格梯訓練、平衡球上各種專項體能訓練等等,從而更好地激發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積極性。見表3。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1)廣東省體校排球教練員訓練經驗豐富,球隊成績較好,但教練員、運動員比較重視排球技戰術訓練,對體能訓練重視程度不夠;(2)體能訓練沒有計劃性,隨意性較大,訓練方法手段比較單一,先進的體能訓練方法手段尚未被教練員引進和使用,對運動員整體體能水平有一定的影響;(3)體能訓練場地較為簡陋,器材需要更新改進,這對體能訓練的積極性有一定影響。
2.2 建議
2.2.1 加強體能訓練重視程度,切實提高運動員體能水平
根據排球運動特點,發展與排球技戰術相配合的體能訓練,是提高排球運動技戰術發展和排球競賽成績的重中之重。重點發展體能要素中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靈敏素質,切實提高運動員的全面體能水平,使運動員體能成為排球競賽的有力支持因素。
2.2.2 引進高水平體能訓練教練員,科學提高體能水平
教練員是訓練的主導者和直接管理者,他們的水平和體能訓練的態度對體能訓練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高水平體能教練員建設,使高水平體能教練員加入到教練隊伍之中,才能切實提高運動員體能水平。
2.2.3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場地器材
場地器材是體能訓練重要的物質保證。良好的訓練環境、完善的場地、充足的器材,才能激發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積極性與訓練熱情,進而提高體能訓練效果,使運動員的體能水平、技戰術水平取得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國敏,金未再.排球運動員新型體能訓練方法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5):116-117.
[2] 孫貴英.中學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1):87-89.
[3] 張良力.對體能訓練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29(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