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艷
摘要:自主學習是指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于小學生思維跳躍性比較強,且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課堂,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構建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作為終身教育的基礎部分,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促進小學學習方式的改革,自主學習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逐步得到推廣。教師在進行自主性教學時,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的專業和綜合素質的建設,而且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思維潛力,加強自律性和約束能力的培養,形成一種新型的自主學習課堂。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整堂課的主導,學生的任務就是聽課,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其它方面的能力,只是將知識籠統地灌輸給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的身份互換,讓學生作為整堂課的主導,教師在課堂上起輔助引導的作用,整節課都由學生自己來掌握,提出問題、利用相關資料來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適當在旁邊指導。
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可能有的學生會出現放松自我的現象,導致課堂紀律的混亂,因此,教師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律性。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為自己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要求學生在不擾亂課堂的基礎上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學生的基礎一般各不相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個人學習目標也不一樣,學生必須要在自律性的要求下進行自我約束,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此外,語文教學實際上是對語言文化的創造性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強化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利用問題形式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倡導學生使用教科書和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所涉及到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所以語文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踐性表現在課堂上,就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氣氛,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上做好準備,通過多樣化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進入到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輕松的音樂、談話以及對話方式來讓學生們放松,進而能夠吸引學生到課堂當中來,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教師要利用有趣的講課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等,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主學習;最后,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小學生都是善于表現自己的,所以在學習上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愛學習,有的學生不愛學習,而有的學生則是抱著學不學都行的態度,面對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就不能僅僅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關注,對成績差的學生就不聞不問,而是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習,將學習成績好并且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穿插分組,鼓勵學生,這樣,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差的學生提高,也可以通過相互學習來提升自我,使教學效果更明顯。
三、改變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采用生搬硬灌的教學方式,強硬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產生自己學習的欲望,這樣,對于學生來說,既不能將知識牢記,同時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的講課方式必須要改變,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第一,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較多國家都倡導的學習模式,其指將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中相互配合、相互幫助。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小組內的成員都有自身在小組內的職責,所以可以充分鍛煉到每個學生,且教師可以通過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相互促進,使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解決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第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而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這一特性,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就更不好說進行正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建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實時發現學生在學習時犯下的錯誤,并及時糾正。
第三,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教學領域,多媒體教學模式成為廣大教師較為青睞的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進行適當的講解外,還要依靠其它的教學輔助手段來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的優點,如其可以將聲音、圖片、視頻等融入課堂,是吸引學生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圖片以及聲音等充分調動學生的五官感受,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更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在講解與動物有關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將動物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們看,然后為學生設置問題:有沒有同學對這種動物有了解?在學生回答了自己的觀點后,教師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并歸納出這種動物的習性、特征等相關知識,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并利用多媒體課件成功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的學習氣氛中,激發了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適當插入多媒體課件,并巧設問題,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總之,在我國當前的教育理念下,逐步加強教學中學生自我學習模式的構建尤為重要,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較為長期的任務,且與課堂教學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在改變教學觀念的同時也要逐步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