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
摘要:依據(jù)《課標》,高中政治課教學如果不回歸生活,就不能展現(xiàn)其潛在的力量,就不能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有效提高,就會成為無效教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課程的平常教學中就應該將課程生活化,將生活化帶入課程之中。本篇文章淺談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實施“生活化”策略,更好地達到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策略;有效
一直以來,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和情意方面的教育, 一心想讓學生在短短四十多分鐘的時間里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和提高思想, 這是操之過急的做法。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 高中政治課程要以生活為基礎, 依托學科知識構建全新政治課堂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也對高中政治提出了更加合理的目標,即將生活化策略應用于高中政治,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經(jīng)濟學的知識和思維去分析觀察、 實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是必然趨勢, 也是學生完成有效學習的有力保障。 教師要在這種策略的應用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主導作用,下面是相關的幾點意見。
一、教學內(nèi)容 “生活化”
教學內(nèi)容是最主要的傳達知識的方式,因此,首先要讓高中政治的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近年來,教育不斷發(fā)展,開放性在教育中越來越重要。開放性就是要承認教材內(nèi)容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但絕不是唯一的資源。教學內(nèi)容除了教材上的內(nèi)容,還可以運用近年來漸漸發(fā)揮作用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設備中可以更加立體地對學生進行教導,更加容易讓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例如可以播放關于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作為教材的引言,讓學生先對課程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在交流、互動中, 自然聯(lián)想到新中國的科技成就與改革開放 30 年的巨大發(fā)展, 這一教學內(nèi)自然呈現(xiàn), 并在生動的感悟中,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貨幣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教學時,通過多媒體的內(nèi)容對各國的貨幣進行展現(xiàn),作為對教材上教學圖片的補充,讓學生更加貼近貨幣。在進行貨幣兌換,外匯等內(nèi)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的商品換成比較貼近生活的日用品等,讓學生了解到這種學習對以后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這樣,學生就會更加認真地學習。
二、教學模式 “生活化”
教學模式的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一是實踐法。對于教學內(nèi)容,教師所舉的例子應該是貼近生活的。教比如說,教師在上價值觀這個章節(jié)時,需要將一些具體的價值觀作為例子時,教師可以詢問身邊的同學甚至是表達自己的對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不要舉一些離學生實際生活太遠的例子。二是模擬法。模擬法是一種通過模擬來再現(xiàn)發(fā)生我們身邊的事例、從而理解政治知識的教學方法。如果采用模擬法, 即先找三名女生扮演在文具商城賣書包的賣家,一名男生扮演在文具商城買書包的買家,通過模擬討價還價,學生自己就總結出 “賣方和買方市場的特征” 。甚至,在學習政治選舉時,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nèi)部模擬一次選舉,比如村干部的選舉,教師要注意要貼近教材,告訴學生具體的選舉步驟。還要讓學生發(fā)表看法,讓學生對于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加深理解,印象深刻。三是娛樂法。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趙本山、 高秀敏和范偉的小品 《心病》 , 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 學生輕松地接受了書本的理論知識。例如在進行文化生活的學習時,讓學生了解一些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和一些低俗文化,讓學生也提高對文化的辨別能力,從而學習到文化生活想要傳達的知識。
三、課后生活化
要想保證學生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必須不失時機地強化課后的學習, 這樣才能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讓很多通訊工具可以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之中,比如說微信微博的誕生,教師可以建立資格微信群,及時發(fā)布一些課外的作業(yè)和課程相關資源,讓學生在課后及時了解,達到復習和鞏固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后完成的任務,例如說應用匯率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將時事熱點引入課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政治在生活中的存在和生活中存在的政治,真正達到生活化策略應用于政治。只有這樣, 才能將課內(nèi)知識延伸到課外, 將理論知識延伸到客觀實踐,將課堂生活化升華到真實生活。當學生能夠?qū)W習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很好結合起來的時候, 我們的高中政治教學的目標就已達到。
四、讓“生活”進入課堂
生活化的策略對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教學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舉的例子還有提出問題的情景。這兩者對于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例如,在學習之前,教師可以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引入課堂內(nèi)容,除了生活化的例子,還可以結合時事熱點,比如說在學習外交時,結合當前國家菲律賓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具體例子,讓學生先對教師要將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然后再進行講解。在課堂中,例如在學習價值觀的內(nèi)容時,可以結合“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等一些平淡中偉大的品格和人物進行評析,揭示相對應的具體的價值觀,這就利用時事熱點和時事政治將課堂生活化了,并且更容易形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無數(shù)教學實踐證明,一堂高效的教學課堂是建立在輕松、良好的課堂氛圍基礎之上的。同時,教師還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思考,自由的思考更加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和感悟政治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并提出獨特見解和意見,有利于學生學習好政治,讓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生活化策略在高中政治中的應用是有必要的,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生活化合理融入高中政治的學習之中,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內(nèi)容加以應用,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提高學科的實用性,這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卓.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7).
[2] 李慶華.高中政治課教學如何貼近生活[J].教學園地,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