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光
摘要:“高效課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它體現的是對“學生”和“學習”的尊重性、選擇權、自主性,同時要求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和多義性,并讓學生感受到從“知識”到“生命”的“質變”,讓課堂成為學生成就人生夢想的舞臺,成為展演激揚青春的芳草地,放逐心靈的跑馬場。以下是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摸索出的幾點“高效課堂”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高效;構建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更是基礎中的基礎,我們給予對這種重中之重的探討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都是有意義的。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更科學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凸顯學生的主體,保證教學質量。而數學課堂更應該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引進更新更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與實用性,也就是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數學。
一、興趣導入,營造輕松氛圍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關鍵的一環,抓好課堂教學是小學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應優化導入,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好的導人是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對教學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成功的導入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優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的開始,由導人完成,導人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狀態。影響到一節課的成敗。要很好的導入新課,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特征,并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理,通過設問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對新課充滿好奇,帶著問題,認真的聽課。也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名人軼事,歷史典故,增加導入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昕故事的過程中,自然的進入到新課,并且,通過對名人學習數學的了解,可以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喜愛,促使他們向名人學習,更好的學習數學。導入新課的方式,除了設問和趣味性的名人軼事、歷史典故外,教師通過將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實際事物,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實例作為導入新課的內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在講平行線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出示一根1米長得旗桿,問學生:“大家能在不用刻度的情況下,講這根旗桿5等份嗎?”旗桿是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常接觸的事物,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導人了新課,使學生迅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游戲與教學融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方法
選取游戲式的教學方法,是現行的教學主要形式。游戲與教學相互融合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而制訂的,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面對還是孩童的小學生,一味地采取成人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要根據小學生現在的心理和生理狀況而做出合適的調整。首先,數學教學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枯燥性,所以老師要將教學進行趣味化,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也是一種樂趣,不知不覺就愛上了數學課堂。例如,老師設計一組簡單的數學計算,并且根據計算結果將所得的結果用彩色的線連起來,看能得到怎樣的有趣圖形。學生利用算數計算結果,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畫出各種有趣而不同的圖形,在無形中就愛上了數學。
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學法指導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可以使學生逐步養成“數學思維”的習慣,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變知識為能力,變“學會”為“會學”,學生就能應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學一些新知識,解決一些新問題,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隨著自主探索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引入課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學法指導,成為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學正、反比例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圖示、列表法顯示相關聯的數量,從數學角度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通過教師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找出實例中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用數學方法分析出數量之間是否具有比例關系。學生應用這種學習方法,對列舉的大量實例,能夠很快地逐一分析出數量之間的關系,并能迅速運用數學知識加以表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如何收集、選擇、利用信息,如何從數學角度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如何面對學習中的困難等等。
四、關注個體差異,努力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原則,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曾文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2011(8):55-55.
[2] 劉敏.新課標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11.(1):109.
[3] 李兆清.例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1.(9):113-114.
[4] 周國蓬.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0(5):71-72.
[5] 賀建玲.如何構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新課程改革.2013.1.
[6] 葉成文.如何實現小學數學優質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基礎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