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雙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發展。具體表現為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知少到知多;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改革
我們知道,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輕負高質”,要做到“輕負高質”就必須走“有效教學”之路,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究竟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一些看法: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給孩子一個情感課堂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營造寬松的教學氣氛,令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個個心馳神往。讓學生自由地學、思、疑、問,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敢說敢想,潛能得到最大發揮,從而樹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就會不斷努力而獲得成功。著名教育家夏尊曾經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梢?,一位沒有情感的老師不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點熱情,少點冷漠;多點鼓勵,少點責備,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成長。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語文教師應該富有“激情”,能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陪伴學生走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對學生的智慧、思維、習慣、情感、態度等諸多方面產生積極作用,讓他們的人格得到健全的發展,向著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真人”邁進。
二、情境導入,讓學生真切體驗
在課堂中,我們應該積極創設情境,激活思維,使學生樂學。新課程標準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那么,課堂就是一個思維場,而“學生在思維之前,就必須有一種情境,有一個范圍廣泛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思維能夠充分從一點到另一點進行連續的活動?!边@樣我們就要著力創設一個有氣氛、有情味的語文學習環境,特別是小學語文教材所編的文章大多數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或是優美壯觀的自然環境,或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或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足以讓教師以“趣”引路,以情導航,師生彼此進行“心電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處于憤悱狀態,主動性和參與率大大提高,為語文課堂的高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棵時,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創設意境,渲染氣氛,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三國演義》的片段和主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讓他們說說《三國演義》中熟悉的人物、故事。在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正濃,欲罷不能時,教師提出和學生一起閱讀《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故事《草船借箭》。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快走進文本,掌握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
三、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①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講究“動靜互補”:所謂“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解答、討論。所謂“靜”,就是教師講,學生安靜地聽。只有“靜”,教學便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只有“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是:能使學生“靜”的時候“動”起來,“動”的時候“靜”下來。②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講究“疏密結合”:對非重點的內容或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學,或以讀代講,這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③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應講究“張弛有度”: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奏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后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的講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這就是教學上的“張弛有度”,當然“張”的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為好。
四、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保障學習效果
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特別是低段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特別低,需要教師時刻地提醒。當學生的思維游離課堂學習之外時,教師就應給予適當的提醒。一開始,教師可以用目光告訴他上課要專心了。有的學生較能察言觀色,他能讀懂教師目光中的含義,就能自覺聽課了。如果學生對你的目光熟視無睹,或者根本沒有接觸到你的目光。這時你就需要用肢體語言,敲敲他的桌子或者摸摸他的頭,碰碰他的肩膀。我采取的方法是:樹立榜樣作用,獎勵和批評相結合。如果有個別孩子不認真,那么樹立一個榜樣,我說“你們看某某同學坐的多好,聽的多認真?!边@樣孩子一聽就心領神會,馬上就坐好了。除了對沒有認真聽講的學生需要關注之外,正在認真聽講的學生也需要教師的贊賞和肯定。比如做一個贊許的動作,說一句表揚的話,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給于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在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總之,新的時代為我們的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現代教育衡量一個好老 師的標準不再是傳授知識的多少,而是你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注意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保護和啟迪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意識,提高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郭倩倩,黃淑雯.小學低段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效率提升的實踐與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0).
[2] 陸麗.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A),2014,(5).
[3] 方玉萍.小學低段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3).
[4] 王春燕,高睿.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