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潔
摘要:數學是各個科目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以及日后的生活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及思維方面的能力,由于數學所學習的內容比較復雜,對于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要求較高,因為本文研究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提升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空間思維能力 提升方法
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數學是其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涯以及日后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的數學和小學的數學相比,內容上更加復雜和豐富,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注重的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以及學生單方面的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不適合數學這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推行,在教學方法上也得到了不斷的創新和提高,經過相關的研究發現,空間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其對數學的學習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
要想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及良好的教學氛圍,但是在目前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教學方法陳舊
雖然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在被不斷的推廣以及普及,但是在目前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由于部分教師教學經驗的影響還在使用著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對于相關的定義以及有關空間知識采用單方面講解的方式將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模式,無法很好的進行獨立的思考,從而會造成學習主動性的缺失,讓學生覺得相關的數學知識難以理解,從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由于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考試成績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會把教學的目標和重點放在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掌握上,但是卻忽略了對解題思路進行培養的本質。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進行答題的訓練,但是學生往往只能對常見的題目進行解答,對于稍微變形的題型就會出現解答困難的現象,這是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沒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在解題時缺乏一定的變通能力。
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不僅涉及到簡單的加減運算,還會涉及到各種幾何圖形的學習和方位的理解以及思考,因此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尤為重要。
(一)空間思維能力
空間思維能力是人們普遍具有的一種思維能力,而空間思維則主要由三個要素組成,分別為空間的概念、呈現的工具以及相關的推理過程。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能提高人們對空間意義的相關理解,并能夠利用空間的性質而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在對問題的解答和思考的過程中又能進一步提高人們空間思維的能力,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由于所涉及到的平面圖形以及立體圖形的知識比較多,因此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具體的培養策略和方法
1.提升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學生對于數學中有關空間思維的知識處于剛剛接觸的階段,學生作為初學者并不能及時形成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因此需要通過語言進行相關的引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語言的表達來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空間的概念以及空間的想象。例如在對有關方向運動問題的應用題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題目中所描述的具體數據、方向以及情況,來指導學生畫出相關的路線圖來幫助解題。在指導學生畫圖的過程中設計到方位的知識以及路線長短的知識,這些都能對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空間的概念并具有空間思維的意識。
2.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教師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學生主動性以及自覺性的培養,也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不利于提高其空間思維的能力。因此教師對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采用生活化以及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例如在對三角形這一課程進行教學時,三角形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因此教師在對一般概念進行講解之后,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實際的三角形工具來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對三角形道具進行觀察,結合所學的相關概念和定理,驗證所學習的內容。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室中尋找三角形狀的物體,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注意到身邊的空間,從而提升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對初中數學的學習除了需要具備一定觀察和思維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學生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將其腦中所思考的內容進行具象化,從而在真實的空間中將自己的空間思維思考的結果進行具體的具象,來達到提高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來提高其綜合的能力。例如在對立體幾何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光是通過圖片展示和教師的分部剖析繪畫并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到相關的解題思路和概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實際的幾何圖形進行拆解或者拼湊,來仔細觀察立體幾何的相關定義和概念。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讓學生形成更加具體的空間思維,在提高其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增強其空間思維的思考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除了上述的幾種策略和方法以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相關的多媒體設備來促進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提升,將比較復雜的圖形進行簡單化,讓學生能夠對圖形的各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然后再將簡單化的各個部分進行聯合,讓學生在分解聯合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結語
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在幾何圖形以及方向應用題的內容比較多,因此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加強自身空間思維能力的思考,才能進一步了解所學的知識,并提高解題和答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和多媒體設備以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等,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