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英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模式相繼出現在教學模式中,教學資源的應用形式也多種多樣,其中微型課資源是非常實用的一種課程教學資源,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作用明顯,其優勢也體現的更加鮮明。
關鍵詞:信息化 小學數學 教學運用
新課改下實現教育教學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的高度融合成為一種教學手段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確保課堂教學的數量與質量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橋梁,在這種情勢下而微課就是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其他相關資源,都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新知鋪墊
在上課之前教師以新課程知識為內容設計新穎的問題改變學習方式”課題過程中,講授了《認識角》一課。第一次話了13分鐘試講了“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我在實踐和開展數學組的“預設活動鏈感受角的特點”這一環節,結果還是很難突破--對教的大小與兩邊的張口有關,無關于邊的長短這一難點。進行試講第二次時,使用微課教學抽象的想象出角的圖形;讓學生觀察比較圖形并且找出角的特點;課題組的老師們全部給出好評找到動態顯示這個角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在微課中我讓學生在實物圖中找角讓學生們跟著視頻用手指一指;最后從畫法上演示角還能清楚地聽到聲音,學生們不但能看到上面的文字并且提問時還能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二、疑解惑
利用微課的視覺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可以提前學習新知識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這一課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新知識,他就是注重于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四大塊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教學,通常會將學生弄得頭昏腦漲,效果也不是那么明顯。我利用PPT針對于這節課的核心部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步一步的去引導學生,學會列表整理和分析數量關系”制作了微課視頻:設計了讓同學們與熊大熊二一起做頭腦操等情景,達到了復習從條件想起和從問題想起的策略這些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目的;然后讓熊大和熊二一起種樹來引出課本中即將要講的例題,通過演示,講授,啟發等這些方式來讓學生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四部曲”;學生們將在課程的最后進行自由提問,并且利用已經學過的策略來嘗試著進行解題。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記住“解題的四步曲”并且可以應用自如,學生們不僅能夠學會運用策略分析數量關系,還解題能力了有所提高。
三、知識理解
在《直線、射線和角》這節課中復習了學過的線段的特征后,怎么樣才能夠讓學生明白“線段的一端無限的延伸就能夠成為一條射線有的老師運用微課的方式進行激光器向月球發射激光的演示,進而引出線段的定義線段的兩端無限延申就能成為一條直線”呢,并提出相應問題:“如果月球沒有阻擋它將會形成什么圖形?”配上動態效果和聲音,得出了射線。緊接著對學生思考進行啟發: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線存在么?再利用各式各樣的激光發射器制造出流動的光線,用這樣的動態顯示目的是讓學生們感受涉嫌具有的特點。最后,讓學生們進行想象,想象還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進而能夠將直線的定義引出。并且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們取感知直線、射線和線段,讓學生們正確建立直線、線段及射線的概念。
四、公式推導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學中在課堂前組織討論和觀察,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微課的描述,使學生們能對本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容易影響學生,尤其是在計算面積時,通常只會注意正面,忽略其他五個面,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同時也能系統的掌握文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組織進行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學來為同學們鞏固與加深學生們對這一塊的印象,并且能夠通過微課的方式在線和重組正方形與正方體、長方形與長方體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五、創造實干平面
把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可以創造一個虛擬的或真實的學習層次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學會在實際生活環境中應用學習到的信息知識,獨立形成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例如,小學數學教學中,圓的計算,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完成圓的面積僅僅只能靠學生手工拼、切、組合,甚至靠想象力,這必然會使計算難度不小的推導公式的復雜性大大的提高。然而,當我門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時,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教師的“人”、“教師的面”,也讓學生理解了教師的“心”,也能準確地將數學中的抽象性、邏輯性很好表達出來,能夠在數學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之間建立了一個橋梁,進而,教學信息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的優勢就得以展現了。
六、游戲鞏固
其實能利用孩子們喜歡玩游戲的思想在學生熟練掌握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之后設計了一個拓展知識練習的微課:設置參與“超級司機游戲”和“華容道游戲”,借機會讓他們懂得不僅僅能用網絡來打游戲。我們學校的三年級教師加強鞏固了平移和旋轉的相關知識。讓學生門在學習中找到了快樂。然后再進行的是觀看移動,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接下來是三角形、方形和圓形繞一個點旋轉,形成美麗的圖案,讓同學們在其中感受到神奇美妙的數學。最后,教大家來制作竹蜻蜓,飛竹蜻蜓,在活動中完美的結合了平移和旋轉。學生不僅喜歡參加這樣的微課,更愿意的是參與,活動中潛移默化的運用了數學知識,讓學生們不知不覺的在學習。
七、活動提升
例如,在學習這一課時“長方體與立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因為抽象邏輯思維還不是很發達的學生,很難理解各平面的展開,如果教師會制作了關于這個的微課視頻,學生們可以反復觀看在他們空閑的時間里,用不了多久,大多數同學都可以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識將能夠掌握相關知識并且可以很熟練,結合課后習題任務,經常練習就能夠縮小學生之間學習的差異。
八、結語
微課資源在教學中的優勢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就更加凸顯出來了。教師必須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綜合地利用各種可以被利用的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四嬡.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5,(04).
[2]陳慶.基于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教育,2015,(14).
[3]尹龍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
[4]范金進.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淺析[J].才智,2015,(23).
(作者單位:長春市九臺區興隆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