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以來,石油市場的持續低迷,延長油田面臨著巨大的生產經營壓力,井下作業工程公司作為油田產能建設的主要單位,也面臨著不斷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新局面。因此,公司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以精細化管理思想為指導,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改革管理措施,并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延長井下;四級核算;信息技術保障
延長油田井下作業工程公司(簡稱延長井下)擁有測井、固井、壓裂三項專業技術作業隊伍,作業范圍覆蓋全油田20余個采油廠,有壓裂、測井、固井等特種作業設備200余臺,職工700余人,年經營收入1.4億余元。
一、延長井下經營管理中存在問題
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與其現狀相適應,適應企業生存發展的客觀規律,此外,還要有比較系統的規劃,著眼于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但是,從實踐來看,延長井下在精細化管理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過分強調數字、數據
企業管理中為了實現細節的精確化、數據化,從而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使決策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數字的支持。在過去的經營管理中,過分強調數字和數據的重要性,沉迷于數字假象,主要是數字的真實性、有效性問題突出,對于一些相互矛盾的數字,不知道如何取舍和平衡,導致精細化管理出現偏差。
(二)人員素質的發揮問題
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問題是人員素質問題,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要創造最大效益,如何使其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特別是充分發揮經營管理人員、核算人員、統計人員的責任心與執行力,是延長井下精細化管理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三)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執行問題
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最終要落到實處,這就離不開人的執行。但是,從實踐來看,在過去的經營管理中,一些比較好的管理制度及細則,卻沒有很好地落實,主要是由于操作性設計不夠合理,不注重執行人因素,或者是執行人不愿意,或者是能力不足等,從而導致精細化管理只能紙上談兵,無法落到實處。
(四)簡單復制問題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不斷改善和提高的過程,但是,延長井下在前期的管理中,將其作為一種固定模式,照抄照搬,從而使其適得其反。實際上,精細化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從各自的管理實踐中不斷歸納、總結,測井、固井、壓裂根據各單位的特點,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別人的經驗只能借鑒,絕不能簡單復制。
二、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精細化管理建立在常規管理基礎之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作為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激烈市場競爭中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強企業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企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能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一)建立和推行企業四級核算管理體系
延長井下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通過反復論證,根據測井、固井、壓裂三個單位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四級核算體系。四級核算體系中的“四級”包括單車、班組、大隊、公司四個級別的核算管理。除了以往經營管理的具體項目及內容外,進一步細化了“核算具體要求”及“考核”部分內容,理順了核算流程,簡化審批程序,使核算工作運行流暢,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目標。堅持“四個一”的工作新思路,即“一周一通報、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考核、一季大分析”,將四級核算工作的通報、分析、考核緊緊聯系在一起。
(二)燃材料管理辦法的修訂
不斷完善定額管理標準,通過實際測算,根據作業區域、作業路程、作業類型等數據,結合設備相關技術參數,對車輛(含上部作業)的燃料、材料消耗定額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使其更加切合實際,更加利于成本精細化管理及量化考核。
重新修訂了燃料、生產材料、修理材料的領用、審批和使用關,進一步加大了審批權限的管理,按照不同材料的價格,賦予不同級別的審批權限。對燃料、材料、修理費超支的一線機組,由機組負責人向經營管理組說明超支原因,并經過分析確認原因后,以書面形式上報公司,對于不合理的超支情況,公司按照經濟目標責任書,嚴考核,硬兌現。
(三)實現信息技術保障
企業精細化管理需要信息化技術的支撐,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也成為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一種重要資源。井下公司經營管理部門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excel多人同時協作編輯功能,結合公司局域網共享,建立了“四級核算管理”信息系統及“降本增效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建立,實現了各生產單位能同時在線進行編輯,解決了數據及時性的問題,便于各單位嚴格按照財務報表填制數字,更加規范的撰寫分析報告,此系統看似簡單,但切合井下公司實際,能實現管理、分析、考核的各項工作,為四級核算管理及降本增效管理工作的推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全面預算管理
制定了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考核評分細則,嚴格執行預算制度,先預算后報賬,預算支出外堅決不予報賬。每月通報預算執行情況,嚴格按照預算考核執行,不斷提高預算的準確率,修改預算的編制模式,使其能更準確的反應各單位的實際利潤,同時認真編制全面預算基礎數據和標準定額,為預算的準確編制提供依據。
同時嚴格執行各項費用的計劃管理,對于所有資金支出項目,嚴格按照生產計劃流程進行申報審批,分別由各單位、生產計劃管理部門、公司分管領導及公司一把手層層把關,杜絕了部分不合理費用的支出。
(五)降本增效工作
為了應對低油價挑戰,開展增收節支活動,層層分解任務,將壓力傳導到每個崗位、每名員工,將增收節支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每月通報降本節支報表,督促各單位在目標利潤指標的基礎上,按照增收節支計劃,制定本單位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方案,有實質性內容,有實際的效果。降本增效項目共12項,為公司完成全年生產經營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六)充分挖掘人力資源,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
實施管理精細化,必須經由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是讓員工掌握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常識,精細化管理的主要內容、基本方法和重要意義;二是切合實際,通過現場操作,使核算人員掌握精細化的操作步驟和技術標準等;三是建立了完善的獎懲機制,讓勤勤懇懇為企業做出貢獻、創造效益的員工真正得到更多的實惠,激勵他們為企業精細化管理作出更大貢獻。
三、應用效果
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狠抓管理,外拓市場,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全年超額完成了測井、固井、壓裂生產任務指標,全年材料采購費用下降10%,設備維修費用下降10%,增收1000余萬元,節支200余萬元,順利完成了全年的生產經營指標,利潤指標創七年來最好水平。
四、結束語
井下公司始終堅實科學發展理念,公司各項工作得到了穩步推進,按照集團公司“改革攻堅年”的部署要求,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加快了結構調整,精準發力天然氣作業市場,圍繞深化改革這條主線,堅守成本指標底線,堅守安全環保紅線,堅定生存發展信念,著力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提效益、防風險,達到了精細化管理要求,實現了延長井下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涵生.三流合一,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07(1).
[2]呂國榮.精細化管理的58個關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孫念懷.精細化管理Ⅲ:操作方法與策略[M].新華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翠翠,女,經濟師,單位: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井下作業工程公司,郵編:7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