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華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流行,我國傳統的閱讀方式及習慣發生了改變,我國大學生讀書群體的閱讀方式及習慣也出現了全新的變化。主要包括多樣化的查閱方式、多元化的閱讀需求、泛化的閱讀程度。基于此,文章就深入研究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的閱讀方式,并且制定了高校圖書館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圖書館;閱讀方式;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9-0146-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reading and habits have changed. Reading methods and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group in our country have also appeared new changes. It mainly includes a variety of access methods, diversified reading needs and superficial reading degre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ways under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way; countermeasure
現代社會處于一個知識經濟時代,也是人才素質競爭的時代,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是有效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之一。在目前互聯網背景下,以顯示屏幕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革命,人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現代大學生的閱讀方式為網絡閱讀,電子書、多媒體、個人空間、網絡雜志等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查詢的主要途徑,互聯網環境中的閱讀具有信息量較大、獲取信息便捷等優勢。
一、互聯網環境下讀者閱讀的主要形式
(一)電子書
電子書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研發的,電子書的發展是人們不需要版權問題的書籍,電子書的發明者將書籍的內容輸入到電腦中,之后再傳送到網絡上,讀者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及免費閱讀這些書籍。電子書的發展與美國圖書基金會是密不可分的,在2001年,美國圖書基金會賦予電子書與紙質書同等地位,使其能夠參與國家圖書獎[1]。之后,電子書就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我國第一代電子書是由遼寧出版集團所推出,目前,中國數字圖書館、人民出版社、博庫等出版社中的電子書不斷增多,電子書的數量及種類也不斷增加。
(二)博客
博客是最具人性化的媒介,它的視角較為獨特,并且能夠隨時隨地創新形式及內容。在博客中,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加方便和自由,大量的互動信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在讀者的面前。這種互動的交流方式,能夠使讀者具有更多的滿足感。所以,博客在1998年推出之后,以較短的時間風靡全球。
博客滿足了人們內心想要自由表達自身觀點及渴望了解的需求,其作為一個交流平臺在發展以來日益成熟。博客中的讀者與讀者之間、讀者與作者之間、作者與作者之間,都可以相互交流,閱讀及溝通也變得更加容易,以此構建了全新的人際交往關系網,并且根據這個關系網能夠網羅更多的信息。所以,在圖書館方面,博客受到了重視。不少圖書館、館員及專家通過博客推廣閱讀、進行學術交流等。[2]
(三)手機閱讀
在1992年,英國將一臺電腦中的短信傳送到一部手機中,短信由此產生。在2000年,我國手機短信開始興起和發展。同年,中國聯通及移動都推出了手機短信業務,隨著兩者的不斷發展,手機閱讀也開始發展。通過手機,讀者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及地點的限制上網瀏覽信息、觀看視頻及下載電子書。其還具有個性化的手機小說、雜質及報紙等訂閱服務。
(四)網絡雜志
目前,網絡雜志是深受讀者歡迎的網絡媒體,網絡雜志具有文字、圖書、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并且種類繁多,信息較為豐富。網絡雜志目包含三種類型,分別為數字媒體雜志化、傳統雜志媒體化及新型多媒體雜志。網絡雜志形式的多樣化沖擊著讀者,能夠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互相交流,并且具有個性化的定制。部分網絡雜志對于讀者是免費的,這種方式吸引著大量的讀者,尤其是大學生這類年輕讀者。[3]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創新了傳統紙質閱讀的方式,是紙質閱讀無法對比的。但是網絡閱讀的出現,導致讀者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網絡閱讀在為高校讀者提供方便的同時,還為高校讀者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網絡閱讀會使讀者忽視紙質圖書及連續出版物,并且淺閱讀排擠深層次閱讀,加劇了大學生功利及浮躁信息,還會導致讀者對圖書館出現認知疏離及情感冷漠現象,這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讀者閱讀方式的改變及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
(一)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讀者閱讀方式的改變
在目前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讀者閱讀方式及需求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主要包括信息化的查詢方式、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及泛化的閱讀程度,以下進行一一說明。
1. 信息化的查詢方式
現代大學生可謂是伴隨著信息化及全球化成長的,與上一輩人相比,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具有多樣化及信息化,網絡閱讀也逐漸成為目前大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包括電子書、博客、多媒體等等,都是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徑。網絡閱讀主要是經過文本的改變所產生的全新的閱讀方式,指的是在網絡文化中的閱讀過程,也就是通過網絡技術、計算機,以此獲得文本、多媒體合成的信息及知識,實現意義構建的超文本閱讀行為。網絡閱讀包括學習性、欣賞性及娛樂性三種,其也是人們閱讀史上的偉大改革。網絡閱讀具有較高的信息量、簡便的信息獲取方式、直接的感官效果、人性化的閱讀、便捷的信息切換等優點,這個也是當代大學生深愛網絡閱讀的一點。[4]
據調查顯示[5],目前大學生的課余時間主要都是上網及閱讀報紙、書籍等。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觀看影視作品、了解、觀看新聞、查閱資料,每天讀書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之上的學生只有5%左右。通過此調查就可以看出來,目前網絡已經取代了高校圖書館的部分功能。
2. 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變化,目前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及取向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就出現大學生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在信息化及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都在價值多元共存的背景下,這進一步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及取向。當代大學生與傳統大學生相比,前者更具有自身獨特的價值觀念及人生追求,他們對于信息的需求有著多元化的變化。那么,滿足大學生需求的信息內容及種類是不容易的,由于生活環境、閱歷及行為習慣的不同,導致大學生的閱讀需求也各有不同。部分大學生喜歡具有時尚和品味的閱讀需求;部分大學生在就業及升學的時候,需要專業知識的閱讀需求;部分大學生想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需要人際交往方面的閱讀需求。[6]
據調查顯示,有63.4%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興趣愛好,有50.7%的學生是為了提高自身修養,有45.9%的學生是為了豐富自身的知識,有58.9%的學生是為了放松心情。通過調查顯示,可以看出來,當代大學生的閱讀需求主要包括興趣愛好、休閑、修養及求知,也表示了當代大學生的多樣化閱讀需求,閱讀需求并不是統一的。
3. 泛化的閱讀程度
2007年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中明確表示,在目前信息量不斷增長、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及獲取信息的時效性背景下,人們的閱讀也出現了淺顯化特點,名著精簡本、普及本及通俗本的流行、學術說理代替語言行文和通俗讀物的增多的情況,種種特性都表示了人們的閱讀方式正在朝著瀏覽式淺閱讀的方向發展。淺閱讀主要指的是當代讀者在多元化閱讀的背景下,積極應對大量信息所使用的閱讀方式。所以,人們將這種閱讀方式稱為資訊信息海量時代中的閱讀。淺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短時間的視覺快感和心情愉悅,淺閱讀的瀏覽是以淺顯為主,代替了傳統閱讀方式,主要表現為瀏覽式、跳躍性、隨意性及娛樂性、快餐式的輕松閱讀。淺閱讀具有及時性、娛樂性及淺顯性,滿足了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及流行趨勢特性。由于當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大,淺閱讀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閱讀中的潮流。
據調查顯示,有82.9%大學生選擇書籍的方式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喜好進行,有56.4%大學生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消遣及滿足自己的興趣,有15.9%大學生選擇書籍的方式是教師、朋友及大眾媒介書評推薦,只有1%的學生表示自己想要看更多的書,并沒有其他的原因。當代大學生的淺化閱讀程度主要表現娛樂性、通俗性、簡單化及隨意性。[7]
(二)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閱讀方式的改變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閱讀方式的改變對高校圖書館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不僅有積極作用,還有一定的消極作用。積極方面包括:其一,網絡閱讀具有隨意性、便攜性及信息量較大等優點,學生獲取信息更加的方便,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不僅節約了時間,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學生還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全新的動態;其二,網絡閱讀大大節約了書本購買、復印的成本,為大學生讀者提供了低成本的閱讀方式;其三,網絡為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方便。
消極方面:網絡閱讀對圖書館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網絡閱讀會使大學生讀者忽視紙質書刊,一些經典、具有收藏價值的紙質刊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學生讀者過分依賴網絡閱讀之后,會導致讀者獲取的信息不完整。網絡閱讀還會使讀者在情感上疏離圖書館,對圖書館越發淡漠,嚴重的情況還降低高校圖書館的價值。目前,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的使用效率正在逐年下降,也與大學生讀者過分依賴網絡閱讀有一定的關聯。網絡閱讀對圖書館網絡檢索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大學生依賴網絡搜索引擎的便利及功能,所以其也就希望圖書館具有這種服務,這對于圖書館來說是一種較大的壓力。[8]
三、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應對策略
高校圖書館是知識交流、科研及教學的中心和重要陣地,也是促進大學生積極閱讀的中堅力量。高校圖書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高校師生提供豐富、開放、高質量及共享性的信息,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教育功能,使大學生讀者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及素養。針對上述問題,高校圖書館應該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引導大學生讀者能夠正確閱讀。
(一)創建移動閱讀平臺
創建數字化的圖書館,能夠滿足現代移動閱讀的發展需求,并且還能夠借助先進的數字圖書館中的設備,為讀者提供網絡化及信息化的閱讀。在創建數字化圖書館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學校內部資源、精品資源的開發,可以創建學術化及專業化的資源模塊,充分發揮出高校圖書館的專業知識集中優勢,根據讀者的個性、專業及學習需求,創設不同的閱讀及體驗空間,比如設置學生作業、學術論壇及操作實驗等模塊,論文、圖片及視頻等空間,使讀者獲取知識及閱讀更加簡單方便。另外,高校圖書館還要開展移動閱讀體驗,創建一個體驗區,在體驗區中配置電子書等移動閱讀設備,以此提高大學生讀者的移動閱讀體驗能力,使大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專業知識的獲取途徑。[9]
(二)實施閱讀指導
閱讀指導是為了使讀者能夠由淺到深的進行閱讀,以此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及素質,閱讀指導要通過使學生觀看視頻,為學生推薦圖書等雙向互動的方式開展,以實際的行動指導學生進行讀書。
高校圖書館可以以精品圖書推薦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好書,其在做好書目推薦、圖書分類等基本服務的基礎上,還要充分使用微博、手機等網絡閱讀方式引導學生能夠正確選擇書籍,并且還要定期的更新圖書,使讀者能夠有好書及新書閱讀。通過讀者的培訓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閱讀方向,在大量信息資源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在新生入館、數據庫及檢索等傳統培訓的基礎上,以讀者的需求為基礎,添加一系列全新的培訓模式,包括定期培訓、嵌入培訓等,以此提高讀者選擇信息資源的能力,為讀者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模式。培訓的內容不僅要包括數據庫的使用、文獻的檢索,還要具有閱讀分享、技巧閱讀及移動閱讀等,以此提高讀者的人文素質及專業素養,以互動性的閱讀提高讀者閱讀的興趣。另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創建圖書共享及社交網絡等平臺,使圖書館能夠與讀者進行溝通,還可以使讀者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并且關注讀者對圖書資源的反饋,實現了圖書館、讀者及高校之間的互動。通過創建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創建良好的閱讀氣氛,包括讀書節、讀書日、讀書會、知識講座、真人圖書館等等,以此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10]
(三)提高圖書管理員的服務質量
在生產活動中,人是最為積極的因素,就應了這句話:“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圖書館,如果沒有館藏優勢、較強專業技能及較高效率的工作人員,那么也很難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圖書管理員的工作質量影響著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管理員要與時俱進,重視互聯網環境下全新的閱讀方式對大學生讀者的意義。所以,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優化圖書管理員的配置,以此滿足讀者閱讀方式的變化需求。
(四)創新文獻資源比例
為了能夠提高讀者的數量及受到利益的誘惑,網絡中一般很難找到完整的免費電子書籍,大多數都是社會科學、文學及工具書方面的書籍,比如各種散文、小說及詞典等,理論性方面的書籍相對來說較少,自然科學方面書籍更是非常少。在此背景下,對讀者進行調研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現代化的交流工具對讀者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得出結論,以此明確采購方向,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經費使用方案,提高電子圖書的購進,以此提高文獻采購能力,擴大高校圖書館收藏和采購的科學性,滿足大學生讀者的不同需求,降低資源的浪費幾率。[11]
四、結束語
互聯網技術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網絡閱讀的發展,并且使網絡閱讀成為現代大學生閱讀的主流方式,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閱讀方式。高校圖書館要適應這個閱讀發展的趨勢,全面應對互聯網對高校圖書館帶來的沖擊及要求,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滿足大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并且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以此支持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轉型,實現高校圖書館為讀者進行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周薇,劉勇.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閱讀方式的變化及圖書館的應對策略[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157-158.
[2]李航.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5).
[3]徐淑娟,鄔淑珍.網絡環境下適應讀者需求變化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0):24-26.
[4]王倩璞.移動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21-22.
[5]張悅潔.網絡環境下閱讀現狀及高校圖書館應對策略[J].內江科技,2014,35(12):21-22.
[6]肖運安,王小雄.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閱讀現狀與高校圖書館服務對策[J].圖書館研究,2011,41(2):52-54.
[7]秦藝.試論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閱讀方式變化挑戰之有效應對[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16):132.
[8]蘇瓊.淺析網絡環境新形勢下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C].廣西圖書館學會2014年年會暨第32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2014.
[9]張芳.淺閱讀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應對措施[J].科技信息, 2009(36):263.
[10]李艷輝.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14,27(12):128-130.
[11]錢小榮.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讀者閱讀方式的變化及圖書館的應對策略[J].現代情報,2010,30(9):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