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 楊智勇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辦學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校企合作對學生社團活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這不僅加快了第二課堂的內涵建設,而且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文章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進行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校企合作;社團發展;創建新元素
1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1.1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定位和作用
據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網上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高職院校中有4/5以上的學生都參加過學生社團,平均每個人參加的社團數量接近2個。高校學生社團的類別眾多,參與社團的學生人數也龐大,在“三自教育”的模式下,社團的影響力日益增長,所以社團的建設工作己成為高校教育管理一項重要內容。
學生社團是學生完成了第一課堂之外的補充和延伸,是由學生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務的社團組織,不僅能夠展示學員才能,也已經成為學生自我定制進行“三自教育”的陣地。高校學生在組織社團管理和社團活動時,追求自身價值、社會地位以及存在感等心理需求的滿足,這些都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如硅湖職業技術學院兒童發展系“幼兒健康教育”社團,本著“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的宗旨,大力倡導、開展校企合作等志愿服務活動?!坝變航】到逃鄙鐖F剛剛成立,就已經吸收會員百余人,隊伍規模還在不斷壯大。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就應以專業技能型社團為主。
1.2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呈現多元化分布
按照社團的分類類型、參與的人數還有社團活動形式、社團價值觀念,學生社團的發展都呈現出向著多元化特征發展的方向。通過統計,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7年現有社團32個,活動的主題大致可分為七大類型,各類型社團數量如表l所示。
跟去年相比,新增了學術科技類、實踐公益類、創新創業類等8個社團。參加社團的總人數比上一年多出近千人,而且新增社團的社員人數的比例也是相對之高。從對比的數據可以分析出:學生對社團的認識和需求在提高,學生社團在學院發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
1.3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凸顯的問題
伴隨著高職院校進入校企合作新時期,學生社團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逐步加強,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勢在必行。然而在高職院校的社團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急需克服的問題,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現有社團32個,參與社團總人數超過2000人,其中“音樂社”就有400多人。因人數眾多,學校現有的活動場地和資金有限等,所以在社團組織活動時,參與度不高,活動質量一般。“文學社”也因沒有專業老師指導,導致社內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等。社團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就凸顯出社員素質參差不齊,缺少主觀能動性;活動資金不足,硬件基礎較為薄弱;社團管理機制松散,缺少專業教師指導;專業技能型社團太少,沒有深入企業元素。
2 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社團發展的優勢
通過校企合作相結合,由學校和企業的互動對接,促成校園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水乳交合,從而為學生社團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平臺。為打造出高職專業技能應用型學生社團,需要從實現校企共建、合作共贏開始。
2.1校企共同建設,提升主觀能動性
傳統的校企合作建設,是把企業當作學生接受學習和培訓的平臺,并沒有發揮社團的功能。同時,院校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參與需求及自主性,忽略了素質教學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目標。通過校企聯合共建社團,恰好可以改變舊局面,扭轉學生從被動轉變為管理者的狀態,進而激發其參與社團管理的積極性。
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眾多學生已經意識到提前感知社會、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有意識地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在校園內通過參與社團活動來鍛煉自己。比如,學生加入的“ERP社團”,可以在社團中接受企業指導教師的管理、技術及營銷經驗培訓。通過“專家指導”,給學生社團傳授經驗,在帶來項目及人脈資源的同時,還給部分社團增加了收益點,為學院學生就業創業也提供了平臺和機遇。所以,只有打造高品位的專業技能類社團,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社團活動“第二課堂”的功能,實現校企的合作對接、校園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
2.2開拓資金渠道,取得校企共贏
校企共建學生社團,取得企業和學校雙贏的良好局面。企業通過贊助獲取自身所需,學生社團獲得企業贊助。校企共建社團,為企業創造發現和儲備人才的機會,為企業的在人才培養方面做鋪墊。通過雙方合作,既能夠提升企業在同行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促進企業內部建設。另一方面,企業參與高校學生社團活動,也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團隊文化建設。而通過校企共建,社團成員收獲了企業能手給予的專業指導、活動資金支持和文化理念的熏陶以及相應的活動場所供應,能夠解決目前高職類院校學生社團存在的現實困難,為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開辟了一條復興之路。
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幼兒健康教育”社團在假期階段,跟學校合作的各類培訓中心進行專業方面的實習,大大解決了培訓機構暑期人手不足的困境。此外,校內的藝術節目等還可以在周邊社區活動上進行表演,既給學員一個專業展示的平臺,也豐富了社團的文化生活。通過校企合作,可以間接彌補了活動場所、實踐經驗和資金方面的不足,達到雙贏的良好局面。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社團發展的實踐
3.1改革管理機制,創建社團新發展
在校企合作建設學生社團的大背景下,要想始終保持社團的運行和奮發向上的活力,高職院校必須擁有一套完善的社團管理機制。
(l)社團的注冊和考核機制要建立。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幾年,學生社團的注冊、評審和建立相對寬松,對新申請的社團沒有任何考核,程序性地對社團進行蓋章就通過,學生可以很輕松就申請到社團,導致很多社團都是濫竽充數。高職院校急需加強在社團的考核,按照“申請—審批—考察—考評考核”的程序考核所有社團,定期和不定期對社團的活動數量、質量以及社團內部建設和影響進行檢查,針對不合格的社團要及時撤銷。(2)社團的學生干部選拔制度要規范。社團學生干部是學生社團活動正常開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只有選取出能擔此重任的學生干部,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才能建設好社團。(3)設立社團導師制。沒有老師指導是所有社團的普遍現象,如何提高社團成員和指導老師的激情,只有通過高職院校建立社團導師制,邀請企業能手、師傅、技術領袖以及學校相關專業老師對學生社團進行指導。建立合理有效的導師考核和獎勵措施,將老師的社團指導工作納入實際的工作量中,并在各類職位晉升、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4)文化傳承保障機制。為了保證學生社團的可持續發展,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記錄下社團成員在企業實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保存下企業能手對學生社團工作的專業指導等,完善社團工作的資料建設。此外,還要做好視頻等影像資料的歸檔,把校企合作下積累的精髓得以傳承和積淀。
3.2校企共建專業技能型社團,開展具有企業元素的社團活動
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和技能型應用人才,是高職院校教育的目標。所以,高職院校的社團建設必須以專業技能型社團為主。專業技能型社團是把對統一領域或統一方向有著共同愛好的學生根據興趣取向,自發組織到一起進行相互學習、專研和配合的專業活動,通過社團活動,把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得以使用和掌握。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財富的精髓,是企業在同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必須引入真實的企業文化。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未來的發展方向必定要把打造高品質的專業技能型學生社團放在首位。
其次,要貼近企業生產需求,組織和開展高質量的社團活動。校企共建社團活動可分為以下兩種:(1)組織學生深入企業,通過參觀、學習和頂崗實習,讓企業骨干、能手跟學生充分進行溝通和交流;還可以開展一些企業的專業培訓和知識講座等,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真實生活,體驗企業的工作氛圍和企業文化,給學生提前樹立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2)邀請企業骨干、能手走進校園,走進社團??梢酝ㄟ^舉辦模擬公司面試和職業技能比賽等多種多樣具有企業元素的社團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動手實踐和專業技能。
4結語
在新形勢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社團的發展和定位要著眼于把專業技能型社團放在重要的位置。新形勢下的學生社團跟傳統的學生社團相比,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專業的需求。在新時期的人才培養工作中,社團影響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方面發揮著靈魂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毛雅琴.校企文化融合視角下的人才職業化培養路徑和落實機制研究[J].湖南郵電技術學院學報,2015 (3):60-63.
[2]蔣 赟.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型學生社團發展思路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 (5):26-27.
[3]郭 晟,賀大松,伍倪艷校企合作構建高職專業技能型學生社團新模式[J].當代職業教育,2012 (8):61-63.
[4]王群生.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與發展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