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應用數學作為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的重要課程,如何根據課堂教學創新需求進行改革,使數學課程的開設真正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可行性、是我們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專業的需求尤其以我院會計系、財管系為研究對象對高職數學進行改革,培養出符合專業需求,勝任工作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應用數學 教學改革 課堂創新 專業需求
一、現狀分析
自21世紀以來,高職教育呈現國際化、共享化、科技化、全球化趨勢,在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方面,如何適應信息技術的挑戰,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升教學質量、體現教育公平,已成為當前世界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應用數學在高等教育中是一門至關重要的課程,它不僅是一門公共的基礎課,更是一門重要的工具課,正如馬克思所說:“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美國數學家克萊因則認為:“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精神,它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因此,數學的教學對高職院校培養高質量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高等教育中高等數學的教學研究,國外一直嘗試著不同的改革,美國曾經對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研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堅持數學是其他科目基礎的思想上進行了教學改革,力求培養一批具有數學素養、符合專業要求、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幫助科技進步的人才,國內對高職數學的教學研究也一直層出不窮。但由于多種原因,目前應用數學的教學方式還是比較單一、教學手段比較落后,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能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有用的技能,因此本文的研究對應用數學的教學改革、高職的人才培養方式具有創新的意義。“十二五”期間,我國的職業教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及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都有了全面的發展。但是,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質量仍然無法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變化,人才培養質量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差距。高等職業教育如何達到“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還在研究、探索之中。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尚處于初級階段,特別是教學模式、教學方式與手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實效性,即教學效益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本文以高職院校數學課程和專業需求結合起來教學為抓手,探索提高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這對于推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各高職院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并投入大量財力用于師資培訓和隊伍建設。但實際上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存在知識結構老化、技能水平不強的缺陷、對專業需求知識不夠了解,對師資實施培訓的效果也不盡理想。教師的職稱愈來愈高,而技能水平的提升并不理想。真正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具有“雙師型”特質的教師數量上也還有限,并且如何將專業需求與應用教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有待研究。因此,基于課堂教學創新改革的應用數學的教學研究可以有效促進教師的自身發展。
二、改革內容
本文的主要改革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轉變教師觀念,融入數學思想
數學知識與專業需求共同決定著數學課程的價值,數學建模是連接現實與數學的紐帶。應用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變“知識為本位”的傳統教育思想為“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思想,到相應的專業教研室進行調研,了解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市場定位、就業去向、專業特色、知識構成、應用數學知識的需求等內容,把數學建模的思想融入應用數學教學中。
(2)突出專業特色,改革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應用數學的改革首先應從制定課程標準開始,根據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努力突破原有課程的界限,根據各專業的特點靈活選用應用數學教學內容,找準數學和專業的結合點,實現數學與相關專業的有機結合。
(3)契合專業需求,整合課程內容
應用數學內容包括一元微積分、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無窮級數、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等。過去是一學年的課程,現在大多專業改為一學期,在課時縮減,學生厭學的情況下,必須根據專業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以學生為本,因專業施教。整合課程內容要以專業和崗位需求為起點,對數學知識體系進行解構與重構,構建一個模塊化、開放式的應用數學體系。基礎模塊為一元函數的微積分,是各個專業必修的基本內容,專業模塊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靈活性的模塊,在具體內容的選擇時,應根據專業不同而有針對性地選取,以會計專業為例,專業模塊包括微分方程、概率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把握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方法
應用數學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有利于專業課的學習。應用數學一般在大一開設,這一階段的學生大約在18-20歲之間,他們思想活躍,觀念多樣化,強調自我和獨立性,喜歡個性化。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可采用問題驅動、案例教學和開放教學法等。問題驅動法: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通過簡單引例導入基礎知識,再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如由瞬時速度引入導數概念。案例教學法:學生思考案例、討論案例;教師分析案例,解剖案例。如由窗戶的采光面積引入定積分的概念。開放教學法:由于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教師可結合專業或實際需要,提出問題,如在體積一定的條件下怎樣使圓柱形的油桶用料最少,可以使學生通過查閱圖書館或利用網絡資源完成。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應反應學生的主題要求,同時可恰當運用數學軟件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
三、改革目標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改革目標:基于專業需求的高職應用教學改革的研究將以現代教育觀念和理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為基礎,以專業需求和崗位標準為依據,以應用為主線,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滿足高職學生從業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對本文的研究,將達到以下幾個具體的研究目標:
①明晰當前我院各專業(尤其是會計、財管專業)應用數學教學現狀、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②明晰當前我院應用數學教學與專業結合的狀況及影響因素;
③明晰我院應用數學基于專業需求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④以會計系、財管系為研究對象提出適合我院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專業需求緊密結合的實效性教學策略;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對切實提高我院應用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供可參考的依據,并最終促進我院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⑵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有以下幾點:
②提出應用數學教學改革體系與策略體系;
②以會計系、財管系為研究對象透徹分析當前我院應用數學教學過程中與專業需求存在的核心問題,以期為對策的研究提供‘真實的基礎;
③深入研究影響我院應用數學教學與專業相結合的本質因素,這些因素是提出相關教學策略的根本和前提;
③解決并找準我院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專業要求統一起來的研究角度;
⑤以我院會計系、財管系的相關專業為試點,探索如何真正把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各專業結合起來的教學策略,即實效性、可操作性問題。
四、改革方案
本文將在廣泛進行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目前我院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把握存在問題的關鍵性和代表性。在此基礎上,對當前應用數學的教學是否符合專業的需求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評價,并找出深層次影響因素。以此為線索,探討其他同類院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專業有機結合的先進模式和經驗,以及對我院應用數學教學改革的啟示,探討這些經驗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借鑒性。進而以我院數學教學改革為抓手,從體系整合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我院應用數學教學與專業需求緊密結合的實效性教學策略,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策略框架或體系,注重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緊密把握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和與其他環節的關聯性。最后,將研究提出的基于專業需求的應用數學教學改革的實效性策略應用于教學實踐,通過教學實踐檢驗其可行性及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改進教學策略的思路。
本研究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參考文獻]
[1]楊喜慶,王迎春.對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的思考[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03)
[2]李斌.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滁州學院學報.2011(02)
[3]姜曉艷.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及改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4)
[4]任蘊麗,陳佐利.基于專業需求的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思考[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作者簡介:
苗慧(1981.1.6--),女,山東棗莊人,漢族,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學教改。
(作者單位: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