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 陳立平
摘要:《數字通信技術》,是高職院校電子類專業、通信類專業的基礎課,有著重要地位。因此,在這門課程實踐教學期間,應注重摒棄傳統與普通高校無異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特點,將理論教學內容融入到實驗室教學環境中,由此通過實踐教學方法,更好地訓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在畢業后,可迅速融入到工作環境中,科學運用數字信號傳輸、模擬信號數字衛星通信等知識。本文從《數字通信技術》課程的指導思想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其改革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改革
前言
《數字通信技術》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其課程內容涉及到了衛星通信、光纖通信、模擬信號數字化技術、計算機通信、移動通信等等。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課程理論知識,同時,科學應用《數字電路》、《模擬電子線路》、《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視》等課程內容,應注重推廣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課程由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轉變,最終有效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便于學生高效使用高頻電路、數字電子、模擬電子等知識。
1、《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思想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數字通信技術》課程的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工學結合”為指導。即由于高職院校更為注重對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因而,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期間,注重遵從“教學做合一”、“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深入分析每個工作崗位應具備的素質、能力、知識等要求,而后,依照人才要求,編制課程標準。如,考試方法、考試內容等,最終實現對學生技術運用能力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第二,堅持“四個嵌入”。即在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保持“四個嵌入”教學原則。將通信行業標準嵌入課程標準,而通信行業文化、通信行業職業培訓內容也嵌入課程標準。同時,通信行業職業資格認證嵌入課程考核,就此通過“四個嵌入”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
第三,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也注重導入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即聘請移動公司和電信公司等的專家、教授,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向高職院校學生介紹畢業生知識、技能需求,為院校編制人才培養方案,由此實現對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高效培養。
2、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課程教學改革
2.1強化學習路線圖
在高職院校《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應注重強化學生學習路線圖。首先,在《數字通信技術》實踐教學課程改革時,應從數字通信系統整體觀念角度出發,構建學習的總路線圖。即:信源一信源編碼一信道編碼一調制器一信道一解調器一信道譯碼一信源譯碼一信宿。同時,待總路線圖確定的基礎上,以其信源、信源編碼等功能圖框為“點”,而有向線段為“線”。即信號傳輸流程為主線,繼而通過以線帶點的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通信系統知識,達到高效率學習狀態。其次,為了促使學生《數字通信技術》課程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應先向學生介紹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然后,以數字通信模型展示方式,向學生闡述數字通信系統通信的本質和模型中每個節點的分配。同時,沿著信號傳輸路徑,為學生介紹每個節點的功能、地位、層次、關鍵性能、指標等知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數字通信系統教學后期,教師應注重深入闡述各個節點間的邏輯關系。例如,信源編碼是保證通信有效性的基礎條件,而其信源的具體編碼依賴于脈沖編碼調制。即在《數字通信技術》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期間,強化學習路線圖,可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程度,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2.2改革實驗教學體系
2.2 1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
在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也應注重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即首先,在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期間,應注重明確《數字通信技術》實驗教學內容安排。如,將其實驗內容分為數字通信系統認識、信源編譯碼、數字基帶傳輸、信道與差錯控制編碼、數字調制解調、時分復用與數字復接、用戶通信終端7個板塊。其中,數字通信系統認識應分為認識固化通信系統、認識移動通信系統兩個部分,而實驗重點是訓練學生可畫出數字電話通信系統框圖。同時,信源編譯碼模塊需分為抽樣、PCM編譯碼、PM30/32測試三個部分,主要訓練學生PCM通信系統構建能力和PCM通信系統測試技能。而剩余五個板塊也需根據知識要求,將各個實驗板塊內容分為若干個實驗任務,而后,對學生HDB3編碼、線纜識別、調制解調器測試、PCM30/32路系統框圖描繪等技能進行訓練。其中,PCM30/32路系統框圖描繪的訓練需在程控交換實驗平臺中進行。其次,基于分層次實驗內容確定的基礎上,要求教師應依照不同的學生,構建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平臺。例如,在對掌握程度較好且有學習余力的學生進行教學時,可利用SystemView,即通信系統仿真軟件,為學生搭建通信系統設計平臺。然后,在實際實驗過程中,不需學生進行復雜的編譯,只需將仿真實驗結果下載到FPGA芯片里面,最終在分層次組織實驗中,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同時更好的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在分層次組織實驗中,也應注重將知識、技能等水平相似的學生分為一組,并在具體實驗中,選擇一名學生作為實驗項目負責人,而其他人員就實驗項目進行分工,繼而在“人人有項目”的組織實驗中,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實驗內容、實驗計劃、實驗方式等討論活動中,更好的鍛煉自身思維能力。
2.2.2建立實驗評價標準
在高職院校《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改革期間,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應注重建立實驗評價標準。即首先,在實驗評價標準編制過程中,應遵從“過程”在“實驗評價表現”中占據整個實驗成績60%的思路,引導學生在實驗活動參與過程中可以更為關注團隊精神。同時,將“重視結果”的思想落實到分析、討論層面,而不在對錯,就此更好地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崗位能力。此外,在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課程實驗評價標準編制過程中,也應注重在整個實驗成績設計過程中,確保課內實驗:集中實訓=4:6,而實驗成績的具體計算嚴格遵從:實驗課程成績=課內實驗成績x40%+集中實訓×60%。同時,課內實驗成績=(實驗表現×60%+實驗報告×40%)×難度系數,集中實訓=實驗表現×40%+實驗報告×40%+自制實驗成果×20%的方法,評價實驗成績,且通過科學的實驗成績評價方式,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和崗位技能得到有效訓練。另外,基于實驗評價標準確定的基礎上,為了達到高效性評價效果,應注重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實驗評價中,采取組內互評、教師觀察兩種方法,且在實驗項目完成后,由實驗項目負責人上交實驗報告,繼而通過實驗報告內容,評定組內每一個成員的項目貢獻情況。然后,綜合教師對組內成員實驗過程的學習、操作、組織等觀察結果,分析每一位學生實驗能力,供實驗考核評定使用。
2.3精選典型實現技術
在《數字通信技術》實踐教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由于信號傳遞是數字通信系統教學的學習主線。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應結合高職學生特點,選擇典型實現技術,進行微觀教學。即首先,構建積木式教學模塊。然后,將《數字通信技術》課程內容逐級分解為同步模塊、頻帶傳輸模塊、基帶傳輸模塊、信源編碼模塊等幾個核心部分。隨后,針對每個模塊部分進行精心分析,確定經典技術,且待各個模塊部分完善后,精選典型的內容。例如,某高職院校在《數字通信技術》實踐課程改革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情境。即在傳輸模塊、同步模塊、傳輸模塊、信源編碼模塊四個核心部分確定的基礎上,精選ASK、FSK、PSK、DPSK等為頻帶傳輸分析中基本數字調制技術學習內容,并通過ASK、FSK、PSK、DPSK的實現、解調、寬帶分析、畫圖分析、抗噪分析等的一系列教學,達成高效性教學目標。但在典型技術提取過程中,為了避免理論復制問題的凸顯,應在典型技術微觀分析中,提煉概念等內容且注重比較研究。例如,在數字調制方式教學過程中,應將重點置于各種調制方試的帶寬圖示比較上,且驗算頻域數學,并提煉噪聲分析中誤差函數等概念。同時,比較各種調制方式的抗噪聲能力,最終在教學環境中,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各種數字調制方式的抗噪聲能力、帶寬等特點。
2.4突出課程特色
在高職院校《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帶動高職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環境中,應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改革時,突出課程特色。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在《數字通信技術》實踐教學課程改革過程中,應注重保持教學內容組織方式的創新性。即將教學重點側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然后,針對重點內容進行強化,難點內容進行剖析,由此更好地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就此突出這門課程的研究特色,達到高效性教學效果;
第二,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改革過程中也應注重結合課程特色,創新教學方法。即引入“工學結合”、“任務驅動法”、“項目引領法”等教學方法。例如,在“項目引領法”導入過程中,可為學生制定學習路線圖。即:信源一信源編碼一信道編碼一調制器一信道一解調器一信道譯碼一信源譯碼一信宿。然后,將學習路線圖分為若干個項目點,組織實驗,并確保每個學生負責1-2個實驗項目,繼而在“人人有項目”的實驗活動中,安排學生自主運用基礎實驗平臺、電腦仿真平臺、自制實驗平臺等實驗條件,完成自身負責的基本“點”項目,最終在“項目引領法”驅動下,更好的鍛煉實際動手能力。
結論
綜上可知,在高職院?!稊底滞ㄐ偶夹g》課程教學過程中,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技能、素養、知識等培養需求。因而,在高職院校實踐課程改革期間,為了滿足社會發展中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需求,應在《數字通信技術》課程改革時,從強化學習路線圖、改革教學體系、精選典型實現技術、突出課程特色等層面入手,落實《數字通信技術》改革工作,并通過實踐課程的不斷改革,更好的訓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