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明
摘 要: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主要學科,是其它各科知識的橋梁和紐帶。但老師若能通過一些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體會到數學之美,數學學習就變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了。
關鍵詞:興趣;激發;數學教學
現在中學教學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盡頭在哪里;學生學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道樂趣在哪里。長期以來,很多學生由于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深感學習數學很困難,枯燥乏味。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主要學科,是其它各科知識的橋梁和紐帶。但老師若能通過一些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體會到數學之美,數學學習就變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了。本文結合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體驗,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歌德曾經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庇辛伺d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鬃釉唬骸爸?,不如好知者”。古往今來,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和利用。剛接一個新班,全班學生對教師及教師的第一節課都充滿了期待,教學實踐中也發現,許多學生對于自己喜愛的老師,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都會表現出極大的投入。
我曾經問過很多學生,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老師為你們上課?他們的回答幾乎一致:幽默而不失嚴格,專業知識強,與學生心理年齡接近的老師。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感覺到老師如果長期都一臉嚴肅,學生會很不買賬。有時把氣氛緩一緩,還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認識“無理數是分數嗎?”一課時,學生都以為是分數,我說:“它們不是分數,表面看是分數,而實際它們是披著羊皮的狼?!睂W生們都笑了,而且對這個知識點記得很牢。
二、“跳出教材”備課
網上有很多優秀的教案,其精粹值得借鑒和學習,但不能照搬照抄,東施效顰,一定要考慮到本地、本班學生的知識點、能力點,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好學習的鼓動點,使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吃得進,消得了”。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課后練習題不多,基礎題就更少,所以一個知識點講完,學生無題可做,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備課的時候,去學習資料中尋找適合當地學生的數學題,已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有些老師為了“負責”,把課后習題逐題進行講解,學生既沒學到東西,又浪費了學習時間,老師和學生都在做無用功。
對于一些農村的學生而言,上課當然云里霧里,對這些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我覺得倒不如丟掉這些題,備課時應跳出教材考慮教材,更多考慮如何“用教材”,要透過教材的實施和論證方法,挖掘教材的本質和內涵,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構思教學設計。
三、貫徹新課改思想,以學生為主體
很多老師為了把自己準備的教學內容講完,整堂課只看到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甚至拖堂,一節課下來,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在下面打瞌睡,做小動作,學生的成績上不去,對老師和學生的打擊都很大,學生自然就會厭煩學習數學。因此,課堂上老師講什么、什么時間講,都應該講究策略,把握一個度,講得多了,不僅剝奪了學生的活動時間,還會使學生產生聽覺疲勞,效率肯定低。對于學生能做的題,教師盡量不講,多給時間上黑板練習,然后讓其他學生指出錯誤,教師只對疑難題型答疑解惑。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老師也很輕松。
四、注重個體差異,促進人人有所發展
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既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有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五、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
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因為評價具有導向功能、判斷功能和激勵功能,對數學課程教學過程有很重要的意義,能促進師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因此,對數學課程的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
評價要側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的實施強調過程,突出形成性評價;重視參與,突出參與性評價;重視個人成長經歷,突出過程性評價。
樹立全新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的理念。也就是說在新課標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多層面、多標準、全方位地正確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承認差異,尊重個體。
評價方式應采取觀察、評議、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方式。
總之,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老師們加強學習、勤于思考、注重實踐,就一定能使新課改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方法逐步走向科學而高效。我們應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把這些想清楚,做一總結,然后銘記于心,這樣就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成熟的教學方法,我們的教學水平就會提高,教學效果就會很突出。
參考文獻
[1]薛廣明,鄧國和,張炎.淺析布盧姆教育目標與我國數學課程的聯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9-10.
[2]孟芝琴.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J].科學咨詢,2015(10).
[3]付德容.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J].科學咨詢,2015(9).
[4]李曉明.動手操作,讓小學數學教學更精彩[J].學周刊a版,2015(9):139.
(作者單位:貴州省惠水縣王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