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映
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量流動人口將自己的子女帶入工作所在地學校上學。很多流動性人口子女在小學數學學習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數學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如何讓流動人口子女在數學內容的學習上,能有意識、有方法的引導這些學生,通過激發創新意識,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關鍵詞:培養;流動人口子女;創造性學習
創造性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思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它能使學生在抽象的思維中得到解放。由于數學本身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很多流動人口子女小學在數學學習上仍然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學習。由于環境發生了變化,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仍然十分吃力。因此在數學上進行創造性學習習慣的探索,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一、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習慣
(1)樹立學生自信心并鼓勵多角度思考 很多流動人口子女由于生活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部分學生是中途轉學來到所在學校。因此由于環境的不同導致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一。在教學的實踐上,教師不能按照原先針對城市學生的數學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內容感到厭倦,甚至出現知識沒有得到有效銜接導致“斷層”的情況。進而對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受到打擊,不能有效投入數學學習上,影響成績。所以在設置數學問題上,教師要按照流動人口子女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設置。但是有共通的內容就是小學生對問題仍然有好奇、質疑的天性。我們在教學上按照流動人口子女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流動人口子女最熟悉的是父母的工作。根據教材的運用,來激發學生的創新習慣。例如,解答兩筐白菜總共重量51千克,如果從甲筐拿取白菜5千克放入乙筐,兩筐白菜重量相等,原來兩筐白菜的重量分別有多少千克。針對學生的解題方法,要采用多種思路。有的采用列算式方法進行求解,有的采用方程式進行求解。通過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也因為自己熟悉生活情景。培養了學生的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學生會自覺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
(2)學生整理課堂知識并構建知識框架 任何創新性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扎實、鞏固、機構合理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整理課堂的知識,為創新打下基礎。例如在每堂課最后幾分鐘,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但是流動人口子女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十分突出。因此在相關知識學習結束前后,讓學生根據練習題的內容進行復習。在作業的布置上,盡量不要出現難題、怪題的情況出現。在對數學知識的總結上,及時對課文內容進行比較、歸納、概括等等。這樣使學生在解題思路上有了合理的解釋結構,同時學生把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和條理化,這樣使學生在知識上有了創新的想法。
(3)注重學生實踐的習慣 任何的創新理論都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在課堂的教學上,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很多流動人口子女因為自身的原因,有的時候需要幫助父母干活。因此在教學活動上可以根據他們生活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應的實踐教學。例如以“小統計”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能收集數據并且整理數據,學生在課前收集自己父母職業的數據,按照職業的大類來對父母的職業來制作統計圖,這樣既可以知道數據是如何收集并整理,也對父母自身的職業環境也有了一些了解。這樣除了豐富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外,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1]。
二、營造創新意識的氛圍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流動人口子女的學習環境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上,根據相關的環境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在創新意識的環境氛圍中,才能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揮。在教材上,要注重內容上的創新因素,把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數學內容通過情景設計和形式的轉變,使數學的教學內容上更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應用型。例如在觀察物體上,本身只是枯燥的幾何圖形,但是換個角度進行課堂設計,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迸發。
對于流動人口子女來說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多學生社會實踐方面仍然較差。在課堂的教學上,要將課本所學的內容進行實踐,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的內容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身上的零用錢來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靈活運用,同時也根據日常生活的開銷來進行相關的計算,例如買餅干花了一元,買練習本用了五角,買雪糕花了一元五角等等。學生通過對實踐的自主參與,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樂趣[2]。
三、對學生的創造性意識進行評價與表揚
針對流動人口子女數學的教學上,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評價,特別是在學生的創造性意識上。因為流動人口子女的環境同城里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對流動人口子女的數學上應予以重視,要鼓勵他們有效學習,引導他們創造性意識的培養與發展,在數學課堂對學生的創造性意識要積極評價,這樣也對這些學生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學生在創新思路上沒有得出正確答案的情況下,不應當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批評。教師應當心平氣和的指出學生的錯誤,并且將學生引導在正確的解題思路上。另外在錯誤答案中如有正確的創新點,指出錯誤的情況下,也要進行一定的表揚,鼓勵學生的自信心[3]。
綜上所述,流動人口子女小學生數學創造性學習習慣也是數學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在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仍然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就對流動人口子女小學數學的創造性學習造成阻礙,同時創造性學習習慣也有不穩定性的問題,在教學上容易出現反復。
參考文獻
[1]吳琪玲.小學數學教學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09:78.
[2]陸振玲.如何培養城市流動人口子女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研究[J].課外閱讀:中下,2012,11:198.
[3]張森茂.論小學數學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58:84.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開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