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
摘 要:大型連鎖超市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激烈的行業之一,它的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保持低成本的優勢。成本控制也就成了大型連鎖超市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沃爾瑪之所以能保證它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正是通過在企業文化上力求節儉,物流系統的高效低成本運作,以及在進貨、營銷等方面嚴格精細的成本控制。本文旨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結合沃爾瑪超市在成本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出對我國企業產生的啟示,最后基于以上研究進行總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連鎖超市 成本控制 影響因素 有效措施 啟示
中圖分類號:F7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001-02
隨著時代的發展,零售業逐漸變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行業內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如何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是企業經營的重中之重。作為零售業的杰出代表——沃爾瑪超市,一直以高盈利居于世界五百強的首位,我們先來列舉一些數據,沃爾瑪超市每小時的盈利額約180萬美元;平均每天有3700萬人在世界各地的沃爾瑪發生采購行為;每個沃爾瑪購物中心約有14萬種商品;從1962年,也就是沃爾瑪成立的那一年,到2002年期間,全美非連鎖獨立零售店數量銳減了55%;在2015年這一年度,沃爾瑪的凈銷售額高達4820億美元,甚至高于伊朗的GDP;如果沃爾瑪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它將成為世界第28大經濟體。沃爾瑪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這與它高超的成本控制手段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將以沃爾瑪超市作為案例,對它的各項成本控制手段進行研究分析。
1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一種管理行為,目的在于降低成本防止資源浪費,盡可能使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并保持,企業會預先設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并對經濟活動實施一系列有效控制的管理活動與過程。
企業往往會預先設定一段時間內的成本管理目標,由經營者在其可控制的范圍內,在成本發生的過程中及生產耗費未發生時,對各種可能會增加成本的情況所采取的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實現成本管理目標的一系列行為。
2 沃爾瑪超市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沃爾瑪超市成本控制現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零售業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大,大型連鎖超市想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保證低成本的優勢。沃爾瑪正是通過對商品采購成本、管理費用和商品損失短缺等方面的有效控制,同時也因其先進的物流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保證了其低成本競爭優勢,以平價超市的形象在顧客心中定位,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商機和市場,可見降低超市成本,是“盈利”的關鍵。
2.2 存貨控制
存貨控制是影響超市運行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與其他行業相比,靠商品的毛利來取得利潤并不是連鎖超市獲得利潤的主要途徑,只有增加商品的周轉次數才是擴大銷售最直接的方法。如果倉庫中積壓的商品過多會直接導致商品和貨物周轉速度變慢,同時增加了倉儲成本,貨物的積壓會引起過期損耗等現象;如果倉庫中商品數量太少依然會影響銷售,容易導致貨物短缺。作為超市運營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沃爾瑪的存貨控制一直處在較高水平。這是因為它獨特的訂貨系統和配送體系。
沃爾瑪為了對全球各地的門店進行數據的搜集和分析處理,曾耗費4億美元建立了專屬沃爾瑪的商用衛星系統——SMART系統,這個衛星系統可以用數據分析人員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其中包括商品的種類、名稱、毛利率、條形碼、各個時段各個地區的銷量、配送中心及門店現有存貨量、客戶的訂貨周期、訂貨時間、訂貨量等數據,通過對系統中某些數據的設定,比如當庫存量低于多少時,系統就會自動進行訂貨、補貨。這樣,企業負責采購的人員只需對系統中的訂貨量進行審核與修改即可,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采購部門在審核訂單后再將訂單發送給供貨商,供貨商將所需商品運到配送中心,緊急情況下,供貨商甚至可以把所需商品直接送到門店。
2.3 制定合理的促銷策略
促銷是企業慣用的營銷手段,目的在于引起消費者的購物興趣,同時帶動賣場中其他商品的銷量,擴大經營,保持競爭優勢。大型連鎖超市往往會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部分低利潤的商品,甚至是負利潤的商品,這些促銷大多是針對臨期商品,超市低價處理這些商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收回一定成本并且還減少了這些商品的存儲費用。所以合理的促銷手段不但可以幫助企業增加營業額和經營利潤,還可以減少經營成本適當的促銷策略,可以增加超市的營業額和利潤,降低運營成本。
3 我國大型連鎖超市的啟示
3.1 風險識別與防范
超市面臨的風險一般不外乎兩方面,一是由于商品變質過期、破損,造成無法出售而導致成本費用增加的情況;二是由于商品價格過低利潤微薄或因為銷售周期過長導致商品不能實現很好的銷售。
上述兩種情形企業可以采取以下對策來規避風險:對進出倉庫的商品進行記錄,并定期進行盤點;規范賣場中貨架上商品的陳列方式,按日期先后排放;對已經破損或是臨期的商品進行退貨或是促銷,這種處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損失;成立不同的崗位責任制度,例如采購部、退貨部、倉儲部,分別負責進貨、退貨以及對庫存商品的管理;給不同商品建立電子檔案,對每天買進賣出的商品數量進行記錄,定期對商品的定價、利率、銷量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出具有針對性的數據報告,研究季節性的商品銷量,以此作為依據,制定進貨、商品售價、促銷的方案。
3.2 內部控制措施
內部控制措施跟隨企業的發展而不斷完善,一個企業的成長離不開嚴格的內控措施,但是內控措施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它隨著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大型連鎖超市作為零售企業中的代表,想要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就必須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這對于減少員工的失誤,控制成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3 信息反饋與傳遞
一個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必然離不開信息的反饋和交流,在企業內部,只有通過信息的雙向傳遞才能實現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不同部門之間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有效地實現成本控制。
在垂直管理的模式之下,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有多種方式。首先是“店中店”,這是指上級授權一塊區域指定給員工,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管理者,對自己的管理區域負責。其次是“現場指導”,這是指管理者與普通員工一起工作,當場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最后是“門戶開放”的形式,這是指無論什么部門什么崗位的員工都有權利向上級反映問題,而上級必須及時給出回復的一種管理形式,這一管理方式可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完善企業的不足,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在橫向管理的模式上,主要是根據市場調研作出分析報告,召開會議等形式,如商品采購部要按時發布訂購商品的清單,數據分析部門要根據一段時間內的商品定價、毛利率、銷量、促銷商品負利率等數據給企業提出具體的成本控制建議。
我國大型連鎖超市在建立成本控制體系時,必須確保信息的及時交流與反饋,只有各部門之間實現有效的溝通,企業才能共同解決問題,擴大經營,減少摩擦成本,才能建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動態循環機制。
3.4 建立多種購貨渠道
隨著網絡購物的日益盛行,顧客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心儀的商品,這對于實體店有著巨大的沖擊,所以大型連鎖超市必須為顧客建立多種購貨渠道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舉措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建立多種購貨渠道可以擴大企業銷售,增加進貨量,從而降低商品的進貨成本。
參考文獻
[1] 李志君,鄭光財.試論連鎖超市供應鏈的構建[J].商場現代化, 2007(7).
[2] 柯美勝.我國連鎖超市企業供應鏈管理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 2013(9).
[3] 李健.提升本土連鎖超市競爭力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 2012(7).
[4] 連亞雷.連鎖超市成本控制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