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平
摘 要:內部審計質量是整個審計工作水平與效率的重要體現,強化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是推進社會主義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方面。本文簡要闡述了內部審計在準備工作中需要強化的質量控制,并根據經驗以及實際的市場發展情況等因素,詳細分析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以及后續工作中的質量控制,以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整體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內部審計 質量控制 制度健全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b)-145-02
所謂內部審計質量,是指內部審計工作整體的水平高低,也包括內部審計工作體現出來的法律性、科學性、嚴謹性以及效益性等,這些因素貫穿于整個審計的全過程。從社會發展與市場競爭角度來說,內部審計的質量好壞及其系統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健全與完善進行分析與探討。
1 內部審計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1.1 加強內審質量控制法治化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是保證內部審計質量的重要條件。也就是說,要想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控制的效率與水平,做到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是關鍵的基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需求,我國在近幾年對內部審計相關政策作出了調整與改進,在很大程度上為審計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法律保障與良好的政策環境,以保證審計工作以及相關輔助工作能夠得到法律的維護。但是,由于國家政策的制定需要一個周期,并且需要在市場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所以相對來說政策的調整比較緩慢,導致政策完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從目前來看,構建良好的法律環境、強化法制建設是內部審計工作在準備階段的重要措施。
1.2 合理確定審計人員,做好審前調查工作
合理確定內部審計人員,做好正式審計之前的調查工作是保證內部審計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可結合內部審計的實際需要,以及人才的工作能力等進行審計人員結構的確定。在同樣的條件下,更優的人員組合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有效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另一方面,在進行人員分配時,還需考慮到審計成本、時間消耗等因素,并根據需要選擇專業素質過硬、綜合實力強的優秀人才參與內部審計,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要有職業資格證書或者相應的工作經驗等,以保證審計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2 內部審計實施階段的質量控制
2.1 建立考核制度
嚴格考核制度的建立是保證內部審計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的流程包括了計劃、實施、報告、審核以及公告等階段,涉及到的因素較多,只有建立起嚴格的考核制度,對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嚴格管理與考核,才能保證整個審計過程的順利。即只有對內部審計涉及到的重要環節都進行嚴格考核與控制,才能保證內部審計的最終質量與效果。嚴格的考核制度包括對工作人員職業資格的考核、對審計計劃的考核、對工作效率的考核以及對審計各個環節的考核等。此外,考核制度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提高其試用性,充分發揮其考核作用。
2.2 加強現場檢查
加強現場檢查、強化管理與監督是內部審計工作在操作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重要保證。由于內部審計工作涉及到的因素較多,內部審計的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若是在操作過程中缺乏對其的檢查與監督,極易導致由于現場檢查的疏忽影響導致整個審計體系,并對審計結果的可靠性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現場檢查與監督體系。通過有效的現場監督體系,保證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規定,按照標準執行,以最大程度降低審計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另一方面,相關的負責人應做好工作分配與責任明確,保證所有參與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都對工作過程有明確的認識,并能夠明確自己所負責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嚴格的獎懲制度的建立也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3 內部審計后續階段的質量控制
3.1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績效評價體系
建立有效的內部審計績效評估體系,是提高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從審計整體效率的角度來看,提高審計績效是提高整體質量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仍舊處于審計過程的階段,甚至在日常管理中該項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效率難以提升。所以,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績效評估體系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在審計工作初步完成之后,相關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績效評估。通過對整體工作流程的評估,對該次審計的準確程度,以及如何提升其可靠性等進行分析,并做好相關存檔工作,為以后的審計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完善的評估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整個內部審計走向成熟體系化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推動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實現持續提升的有效措施。
3.2 合理總結、利用審計成果
對內部審計的結果進行合理總結與利用,是內部審計后續階段質量控制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審計結果是整個內部審計過程科學性以及準確性的綜合體現,更是對內部審計操作流程的優化程度以及人員工作能力程度的體現。所以,要想有效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就需要重視對內部結果的分析與處理。從內部審計的整體角度來看,審計結果中包含了許多重要的信息,若是對其結果進行詳細分析與利用,不僅能夠從中發現本次審計存在的優劣,還能根據對審計結果的分析,對后續的審計工作進行完善與提升,以推動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不斷完善與健全。
3.3 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提升內部審計質量的根本措施。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對整個審計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目前來看,人才缺乏以及人員綜合水平參差不齊是導致我國內部審計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時,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針對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應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必要的職業道德與敬業態度。職業道德是每一個職業人員都應該具備的一項素質,而只有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審計人員,才會在工作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會愿意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促進審計工作的質量提升。二是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成熟的審計技能。從這兩點出發,可通過提高職業資格獲取條件、優化審計人員的結構以及加強在崗培訓等方式進行實現。
4 結語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通過健全內部審計績效評估體系、合理總結與利用審計結果,以及提高審計工作人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控制,并推動審計質量控制不斷發展和完善。近幾年,我國的內部審計質量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為經濟增長帶來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完善與豐富,并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推動其發展。
參考文獻
[1] 黎萍.關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2(01).
[2] 王長山,竇紅娟,韓秀珍.關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12(11).
[3] 李瑞鳳,侯斐.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研究[J].投資與合作,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