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隆 宋長慶 吳聰
摘 要:根據東方市多年的統計年鑒數據,建立東方市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PREE)的多目標模型。依據東方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了目標函數,應用模式搜索法對所建立的模型求解,并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東方市 PREE 多目標規劃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b)-153-02
1 東方市PREE模型的建立
要研究PREE系統的目標規劃問題,就不能單獨考慮某一個因素,要將人口(Population)、資源(Resource)、環境(Environment)和經濟( Economy)(以下簡稱PREE系統)都考慮在內,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于要研究多個目標能否達到計劃值,也為了更好地考量城市的實際情況 ,我們決定依據可持續發展原則和東方市“十三五”規劃建立在既定經濟發展目標下的多目標規劃模型,并且通過主成分分析可以確定模型中的組成部分。首先我們通過選擇目標計劃值,以此來明確模型中的參照指標,其次我們通過確定決策變量的類型及具體指標來形成具體模型的影響因素,最后再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計算“十三五”期間東方市的經濟社會各項指標發展情況。
1.1 目標
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和東方市“十三五”規劃,選擇能充分反應問題的目標,并規劃未來20年各目標的計劃值。
1.2 決策變量
根據東方市的統計年鑒所提供的數據指標,我們確定決策變量。
1.3 東方市PREE系統協調發展目標規劃模型
下面給出了在既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下,尋找合適的人口、資源、環境政策規劃的非線性多目標規劃模型 。
式 中,是優先等級;每種投資形式的正負偏差變量。
2 模型的求解
針對上述模型, 我們將各個參數具體化,采用搜索算法對模型進行了求解計算,其中取2010年的統計值作為決策變量的初值,最大搜索步長定為600步,搜索精度定為10-5。決策變量、目標值求解如表3和表4所示。

3 結語
由表3、表4可知,2035年東方市的人口水平,在GDP和居民人均收入穩定的前提下,能夠達到將近46萬人,高于預期目標42萬人。年供水量需求增大,耕地面積減少,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均沒有達到預定目標。
通過該模型和案例分析,我們不但可以進一步預測城市發展相關指標,也可以對其他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相關目標和規劃做科學的規劃和完善,以此來達到城市科學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國權.可持續發展與經濟-資源-環境系統分析與協調[J].科學管理研究,1999,17(2).
[2] 魏一鳴,范英,蔡憲唐,等.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規劃模型[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2,24(8).
[3] 魏一鳴,曾嶸,范英,等.北京市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規劃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2(2).
[4] 賈曉丹.西安、寶雞人口城市化與PREE協調發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
[5] 張啟敏.銀川市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多目標模型的建立及其水資源的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30(1).
[6] 張啟敏.“十一五”期間銀川市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規劃模型[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0(01).
[7] 王提銀,張啟敏.基于PREE模型的石嘴山市“十一五”規劃目標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
[8] 門惠芹,張啟敏.銀川市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規劃模型[J].寧夏農林科技,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