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國
摘要:籃球游戲可以達到多元化教學功效。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結合名師訪談和作者自身籃球課教學實踐經驗,對游戲在中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探析。研究發現:籃球游戲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具有實踐性意義。文章旨在探析籃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的實效,從而為籃球教學提供借鑒,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籃球游戲;籃球教學;應用探析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在中學籃球課中重復著童年回憶的歡樂。游戲使得籃球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游戲教學雖廣為流傳,但在教學實踐中游戲教學的功效卻被忽視,游戲教學可以體現新時代教育學生自主的本質,以生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球游戲是一種教學方法手段[1],緩解緊張情緒,調動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合理設計與安排籃球游戲項目,開發與利用籃球游戲有利于促成學生動商的形成。
一、籃球游戲的實踐功效
(一)游戲在籃球課導入部分的實踐功效
籃球課堂導入部分旨在循序漸進的、有效的利用某種手段“引人入境”,身心承受一定強度的負荷壓力,使得身心為即將大強度基本技能的學習做好準備,減少運動損傷,降低意外事故發生幾率。另外,游戲激起了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應激反應,以其心理暗示,知識性開發學生學習的智慧。與以往的“跑圈式”熱身的初衷相同,效果確是大相徑庭,游戲與跑圈外在表現都是運動手段,本質區別是興趣式手段和老調重彈的方法。
(二)游戲在籃球課基本技能傳授部分的實踐功效
技能傳授是每節課的重點,每個新內容的學習實施都是煩躁,乏味,需要不斷重復再重復,反思與實踐系那個結合的往復式活動。游戲的融入有效解決了學生的膩煩心理,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只有循序誘導,將學生引入情景教學,學生才能解放身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有趣,簡單,困難等難度不等的游戲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好勝心理,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在行進間高手運球中,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教師利用運球追逐跑,逐漸采用“運球斷球游戲”,雙手運球接力游戲,都是在歡笑中努力獲取自我價值,學生單方面的超越他人,并努力超越自我,實現同學認同。充分利用游戲的拓展性和知識性,科學合理的利用游戲轉變學生學習思維,改善課堂學習氣氛,教師不斷反思與實踐,努力開發學生智慧潛能。
(三)游戲在籃球課結束部分的實踐功效
籃球課的結束期,學生正處于身心疲憊期,如何有效放松身心,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是身體肌肉器官得到及時的放松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身心放松是慢跑,有效但是枯燥,當下流行的放松手段是音樂加配武術、瑜伽,雖然有趣但是實效性差,較之慢跑收不到良好的放松效果。游戲放松解決了實效性和趣味性的放松難題,在身心放松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可得練習密度增加,更體現了課堂學生做主人,促進籃球學習的運動強度超量恢復。
二、籃球游戲的注意事項
(一)游戲在籃球課導入部分的注意事項
有趣性和針對性是籃球游戲設計實施的重點,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是基本[2],以引導學生為主,集中學生有意和無意注意力為突破口。游戲內容要簡單有趣,游戲的設計要有針對性。例如,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導入的游戲,應針對傳球和接球做好鋪墊,可以設計如“運西瓜”的游戲,同學們接力運西瓜,逐步加大難度,將“西瓜”放在筐里,最后要求“西瓜”必須通過扔、投、傳、拋的方式儲運西瓜。
(二)游戲在籃球課技能傳授部分的注意事項
在基本技能傳授時實施游戲時應注意:安全第一,參與快樂,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游戲實施要因人而異,對男女生和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做到區別對待,安排的游戲強度應由小到大,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規漸進,負荷的量和強度適中。這要求體育教師的課前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游戲,游戲選擇性的比較實施,教學效果好的繼續發揚,效果較差的改良,改進。
(三)游戲在籃球課結束部分的注意事項
結束部分的游戲作用是緩沖高漲情緒,放松身心,是各器官肌肉盡量恢復到平常狀態。所以,結束放松部分的游戲強度應小,讓學生主動動起來參與放松而不是繼續刺激學習。簡單,輕松愉悅的小游戲可達到良好的效果,競爭性強的游戲不易出現在結束部分。
三、結論
游戲作為一種賦予規則的活動為籃球課服務,旨在高效課堂的實現,實踐對象是學生和教師的組織實施,籃球游戲融合了傳統教學的大強度優點、當下多媒體手段的快樂氣氛,使學生主動學習,降低學生的緊張氣氛,活躍學習動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籃球游戲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時注意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組織多樣有趣的游戲以達到高效的籃球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羅榮汶,黃平.活用籃球游戲,提高耐力素質[J].中國學校體育,2017(4).
[2]郭鋒.簡析籃球游戲在青少年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7(7):99-100.
(作者單位:啟東市惠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