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優蘭
摘 要:《戰略管理》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培育企業管理高級人才技能方法的重點課程。在國家與高校大力倡導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要求下,《戰略管理》課程教學已不再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區別于其他管理類專業技能優勢的重要體現。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戰略管理》課程知識模塊化的教學改革,在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技能優勢的培養與實現路徑的同時,實現非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戰略管理》技能知識的兼容教學,加強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校園創業技能應用和創業效益。
關鍵詞:創新創業 戰略管理 知識模塊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174-02
1 課程改革背景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就業面臨的一個尷尬是選擇面廣但技能或技術性不專、企業管理崗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在國家倡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潮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是當下高校學生校園創業和創業式就業的最大群體。如何讓大學生創業不流于形勢,從企業創建到發展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技能掌握必不可少。所以《戰略管理》課程滿足大學生創業技能需求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
在高職類大專層次,或許受人才培育層次定位的影響,《戰略管理》雖然是工商管理專業核心課程,但該課程的教改研究相對較少。隨著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形勢下,《戰略管理》課程結合創業的教改研究也應勢出現,如“創業教育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郭衍宏,劉忠敏,2014)研究如何通過戰略管理教學改革實現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團隊組建的創業技能教育;“關于創業教育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張澤誼,2014)主要研究對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管理如何從戰略管理教學中應用等。為了更好地幫助和服務大學生實現校園創業,為社會培育創新創業真正人才,本文對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知識模塊化與校園創業踐行結合,對實現的路徑和模式進行了可行性研究。
2 高職《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是以應用技能型人才為培育目標,但對于文科類或技藝性表現不具體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技能的培育相對集中或局限在企業經營生產運作、營銷管理等方面。《戰略管理》課程內容大都落后于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停留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上,難于滿足應用型人才培育要求,更不適應當前大學生創業技能需求。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如下。
第一,教學內容陳舊與抽象。戰略管理理論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其內容體系較以前的管理體系有飛躍發展。今天,戰略管理學界試圖從戰略管理的角度回答網絡經濟下企業組織快速、靈活與網絡化的問題。理論研究進度快速變化,導致實際教學過程中理論滯后現象嚴重,不符合市場實際發展現狀。因此,如何科學確立該課程的內容體系,以及如何適應高職應用型人才培育需求是本課程體系建設中的難點和關鍵點。第二,課程安排缺乏科學性。本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起系統化的戰略管理思維模式,把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各職能管理在企業戰略平臺上統籌規劃,實現銜接。該課程常被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學期學習,很多先行課程未完成,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全局的角度考慮某些相關知識時有些吃力,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傳統案例教學方法及缺乏實踐環節。目前,茲于教學環境與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戰略管理》課程多采用課堂案例教學方法。雖然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的深化,受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真正掌握一門理論課的內容無疑是通過實踐去應用理論,《戰略管理》本身屬于抽象性較強的綜合性學科,只有與實踐結合才能真正融會貫通。這就需要課程實現“學以致用”的兼容性。
3 以廣州華夏職業學院《戰略管理》教學改革為例進行可行性分析
隨著學院就業創業的建設,為《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首先,管理工程學院已建設了幾個校園創業實訓項目,如“華夏齊心校企合作電商項目”、“華夏快遞公司營業部”、“明珠工業園電商平臺”等。但是,項目從引入、創建、運作管理均由所屬專業個別指導老師帶領部分兼職學生負責實施,沒有輻射、對接或融入到企業管理技能項目的實訓或應用。所以,無論是項目業務開發或運作管理,均缺乏長遠性全局性戰略規劃。這為《戰略管理》課程技能應用和教學教改提供了實踐平臺。其次,管理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群已成立相對應的專業協會,如企業經營模擬的ERP沙盤協會、市場營銷協會等,各協會每學期均開展各種創業項目實踐或競賽,學生積極性高、參與度廣。這為《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在技能應用和實踐方面提供了條件。最后,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商業街”的規劃與建設,學院團委、就業辦、實訓中心等各組織部門為學院實現高職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積極引入校園創業項目,提供學生創業實踐機會。這也為《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契機。
4 創新創業環境下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策略
通過對《戰略管理》課程知識結構模塊化建設,構建課程實訓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相踐行的平臺,促進和提高大學生對創業項目應用戰略管理技能的能力,最終實現《戰略管理》課程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目標。
4.1 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內容
第一,課程知識結構模塊化確立和確立方式。知識模塊構成分理論基礎部分和技能應用部分,技能應用部分的確立以社會經濟變化下企業組織戰略管理需求為依據。第二,統籌建立《戰略管理》專業必修課和公選課教學方式。該課程作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模式與非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公選課的教學方式統籌安排,在資源應用和教學質量實現可行性、高效性和科學性。第三,課程校內實訓實踐模式與踐行。與大學生創業教育相結合,融入校園創業項目開展戰略管理實訓和實踐項目教學,創建《戰略管理》實訓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相輔相促共同踐行的“產—學—研”平臺。
4.2 課程改革過程擬解決的問題
第一,《戰略管理》作為專業必修課程,進行知識模塊化教學,如何與其他職能管理基礎課程或先行課程的重要知識相銜接、融合、提升的問題。第二,《戰略管理》作為公選課,如何結合專業特點開展學生創業教育及技能應用。第三,《戰略管理》實訓項目設計與校園創業項目的匹配性和可行性問題,以及兩者相踐行的開展方式和策略。
4.3《戰略管理》教學改革實施策略
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實施方案是按階段性推進完成,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完成“校園創業導向下《戰略管理》知識模塊式教學改革”企業家論證。第二步,《戰略管理》課程標準和教學模式的編制。以戰略管理理論知識點為基礎,結合現實經濟發展下組織變化的需要,完成《戰略管理》固定與變動知識模塊的編制;制訂課程作為專業必修課和公選課的教學教學模式。第三步,統籌開發《戰略管理》課程校內實訓實踐項目和校園創業項目,制定項目同時踐行的戰略方案。第四步,開展“校園創業導向下《戰略管理》知識模塊式教學改革實踐”,完成一學期《質量管理》教學與實踐任務,從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學生意見反饋、教學考核等多層面多角度統計分析實踐結果。第五步,教學改革成效分析與評估。主要評估學生創業參與度、創業能力、創業項目運營成績等。
5 結語
《戰略管理》通過知識模塊化課程建設,實施課程實訓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同步踐行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根據專業需求以必修課和公選課實現專業技能教學和創業教育,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教育同時,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經濟效益。這種以校園創業導向進行教學改革的模式,經過理論可行性分析后,有待下一步開展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邸勝男.應用型本科高校《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商業經濟,2013(01).
[2] 劉翀.面向工科學生的《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企業戰略管理模塊教學內容設計及方法改革[J].考試周刊,2011(25).
[3] 劉莉芳.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4] 郭衍宏,劉忠敏.創業教育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4(05).
[5] 張澤誼.關于創業教育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商,2014(23).
[6] 吳丹.經濟管理類專業《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2015(35).
[7] 賀杰.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J].當代教研論叢,2015(07).
[8] 王溥.課程教學創新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研究——以企業戰略管理為例[J].未來與發展,2009(03).